中国用了20年,才把乌克兰军工技术给吃透了,军事因此突飞猛进,可唯独留下了一大遗憾!不夸张的说,中国军事能发展到现在,乌克兰的帮助可真不小,那这个遗憾到底是啥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一个新兴独立的国家,继承了大量前苏联的军工遗产,那时,乌克兰经济陷入困境,迫切需要资金和技术合作,与此同时,中国正面临着现代化军事装备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海军、空军以及导弹技术等领域,两国的合作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乌克兰手中的“宝贝”正好满足了中国的需求,中乌之间的合作,正是中国军事崛起的关键推动力。 乌克兰继承的军工遗产堪称一座“技术宝库”,这些遗产中,不乏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许多苏联时期的高科技产物给乌克兰带来了不小的优势,尤其是在航母、舰载机、导弹技术、气垫船等领域,乌克兰在苏联时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技术资源,中国此时正面临着众多现代化装备的短缺,急需借力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正是乌克兰的这些技术和装备,为中国军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起点。 最具代表性的合作成果,莫过于“瓦良格号”航母的引进,1998年,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这艘未完成的航母,起初,这只不过是一块空壳子,甚至连发动机都没有安装完整,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艘船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的表面,当中国决定将其改造成“辽宁舰”时,乌克兰不仅提供了航母的设计图纸,还帮助提供了建造的工艺标准,这一切的支持让中国的工程师们能够顺利地将“瓦良格号”转化为符合中国需求的航母,并在2012年正式服役,辽宁舰的成功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迈出了崭新的一步,也让中国首次拥有了能在海上作战的航母。 然而,乌克兰对中国的支持并不仅限于航母技术,中国还从乌克兰引进了大量先进的舰载机技术,1990年代末,乌克兰的T-10K原型机成为中国研发歼-15舰载机的重要基础,这款原型机是苏联时期为测试苏-33舰载机而制造的,当时的技术已经具备了部分中国所需的设计和技术要求,通过对T-10K的研究和改进,中国成功研发出了歼-15舰载机,使中国海军具备了独立进行航母作战的能力,歼-15的成功研制,无疑是中乌合作中最具标志性的成果之一。 此外,乌克兰的“野牛”气垫船也对中国的军力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气垫船是一种在海面上通过气垫浮动的登陆艇,具有快速、载重大等优点,中国引进的四艘“野牛”气垫船大大增强了中国两栖作战的能力,这些气垫船如今在中国南海的岛礁补给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能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高效执行任务,又能承担起大量的军事物资运输工作。 当然,乌克兰不仅仅为中国提供了海军装备技术,中国还从乌克兰引进了大量的导弹和发动机技术,乌克兰的导弹技术对中国的武器研发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乌克兰曾向中国转让过R-27空空导弹的技术,这对中国“霹雳-12”导弹的研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与乌克兰的合作,中国成功弥补了导弹技术的一些短板,提升了整体战斗力。 在发动机领域,乌克兰的技术同样为中国军工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中国从乌克兰引进了AI-222教练机发动机和UGT-25000燃气轮机技术,尤其是后者,它帮助中国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舰艇和大型舰船动力的瓶颈问题,通过乌克兰技术的引进,中国的“中华神盾”驱逐舰等海军装备得以批量下水,显著增强了中国海军的整体战斗力。 尽管与乌克兰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中国依然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存在短板,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曾计划收购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这家公司以其世界领先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著称,马达西奇的D-18T大推力发动机技术对中国的航空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的发动机研发上,为了获得这一技术,中国几乎做好了所有准备,但最终,外部的政治压力使得这一合作未能顺利进行。 美国和俄罗斯联合施压,迫使乌克兰终止了与中国的合作,这一举措不仅让中国错失了获得先进发动机技术的机会,也使得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再次陷入瓶颈,尽管中国依然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马达西奇的核心技术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如今,中国正在全力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涡扇-15发动机的试飞表明,中国已经逐步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在外部压力的影响下,乌克兰与中国的合作未能完全消化其所有的先进军事技术,图-160战略轰炸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图-160是苏联时期最为先进的战略轰炸机,凭借其超音速飞行能力和强大的载弹量,一度被视为世界最强的轰炸机之一,中国一直对图-160心生渴望,计划通过购买几架来加速自己的轰炸机研发,然而,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联合压力下,乌克兰最终不得不销毁部分图-160战略轰炸机,剩余的则交给了俄罗斯,错失图-160这一重大战略资产,成为中国军事发展的一个遗憾。
中国用了20年,才把乌克兰军工技术给吃透了,军事因此突飞猛进,可唯独留下了一大遗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04 18:46: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