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国提出以200亿美元援助阿根廷,条件是阿根廷取消其与中国18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美国又在拉美玩起了老套路,9月25日直接向阿根廷米莱政府摊牌,要求其放弃与中国的18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转而接受附带结盟条件的美国贷款。 这场看似针对一份金融协议的施压,实则藏着美国维护霸权的深层算计,而中方早就把话说在了明处。 要理解这场博弈的关键,得先看看阿根廷的处境。这个国家的经济早就经不起折腾,外汇储备紧张到几乎见底,货币贬值压力一直没断过。 2025年4月,阿根廷刚和中国把已经在用的部分货币互换额度延长到明年年中,这笔钱可不是虚的,已经有不少真金白银用在了进口商品和还债上,帮着稳住了基本盘。 对阿根廷的农民和出口商来说,这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卖大豆、牛肉到中国,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不用再费劲兑换美元,能省不少成本和风险。 美国偏要把这种互利合作说成是“勒索”,4月的时候美国国务院特使卡罗内就这么给阿根廷施压。 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中方发言人林剑早有回应,强调中阿合作是平等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反观美国自己,给阿根廷的援助从来都是带着枷锁的。 当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阿根廷的救助,就逼着人家削减福利、开放市场,把经济政策的主导权拱手让人。 更狠的是美国的“秃鹫基金”,以前趁着阿根廷债务危机,花很少的钱抄底债券,之后反过来告到美国法院,逼着阿根廷全额还款,一套操作下来,把阿根廷折腾得苦不堪言。 美国这次之所以急着插手,根本不是为了阿根廷的利益,而是怕人民币在拉美站稳脚跟。 长久以来,拉美都是美国的“后院”,这里的贸易结算几乎被美元垄断,美国靠着这个就能轻松收割财富。 中阿货币互换协议打破了这种垄断,阿根廷能用人民币做生意,其他拉美国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才是美国最担心的。 现在全球范围内美元的地位都在下滑,要是连自己的“后院”都守不住,美元霸权的根基就要动摇了。 但时代早就不一样了,拉美国家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2025年8月,美国派了好几艘军舰逼近委内瑞拉,本想秀肌肉施压,结果10个拉美国家联合站出来反对,明确说拉美是“和平区”,不欢迎外部军事干预。 巴西总统卢拉更是直接批评美国搞“新门罗主义”,说拉美国家要自己做主。 这种态度的转变,背后是大家看透了美国的套路,嘴上说帮忙,实际是为了控制,一旦不听话就施压制裁。 中国在拉美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 就在美军军舰在加勒比海炫耀武力的时候,中国的“丝路方舟”号医院船9月初也到了这片海域,不是带武器,而是带了医生和药品,给当地民众看病做手术。 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比一万句口号都管用。 中阿的货币互换协议也是如此,不逼阿根廷做什么政治承诺,不干涉人家的内政,只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提供金融支持,这种合作模式自然受欢迎。 米莱政府现在的处境确实尴尬。 作为亲美派,他肯定不想得罪美国,但阿根廷的经济现实容不得他任性。 阿根廷的农业是命脉,中国是最大的买家之一,要是放弃货币互换协议,大豆、牛肉的出口结算会立刻陷入麻烦,农民和出口商第一个不答应。 美国许诺的贷款看着诱人,但谁都知道那是有条件的,一旦接了,阿根廷在外交、经济上都要被美国卡住脖子,以后想自主决策就难了。 网友看得很透彻,有网友说美国这是“换个法子放高利贷”,以前用军事,现在用债务,本质都是为了控制。 这话一点不假,从“秃鹫基金”的掠夺到带条件的贷款,美国从来没给过阿根廷真正的帮助。 相反,中国的合作让阿根廷尝到了甜头,不用看别人脸色,还能实实在在缓解经济压力。 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王毅外长早就说过,拉美是拉美人民自己的家园,不是别人的后院,各国都有权利选择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这句话不仅是说给美国听的,更是点醒了那些还在霸权阴影下犹豫的国家。 现在的拉美,已经不是美国说一不二的地方了,各国都在寻求多元合作,谁能带来真正的好处,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截至10月4日,米莱政府还没给出明确答复,但局势已经很清楚。 美国的威胁背后是越来越弱的霸权底气,而中阿合作的根基是互利共赢的现实需求。 阿根廷的选择,不仅关乎自己的经济未来,更会影响整个拉美地区的发展方向。
前白宫首席策略师史蒂夫·班农今天(北京时间10月4日)写道:“在所有其与中国的交
【4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