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 这7307亿美元抛向市场,换回来的,将是瞬间贬值的美元现金。 2025 年 7 月的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债已经降到了 7307 亿美元,这可是 2009 年以来的 16 年新低,光是从 3 月到 7 月这四个月,就一口气抛了 537 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得有 3820 亿,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而是实打实的资产结构大腾挪。 别小看这 7307 亿,它占了美国 35 万亿美元公共债务的 2%-3%,在外国持有者里还是最大的单一国家份额,一旦全部砸向市场,相当于给平静的债市投了颗深水炸弹。 美债这东西跟菜市场的存货一个道理,平时少量买卖还能维持价格,突然甩出这么多,哪有那么多接盘侠。按照市场规律,供大于求必然导致价格暴跌,而美债价格和收益率是反向挂钩的,价格跌了,收益率就得往上涨。 有分析说,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从平时的 3%-4% 直接蹦到 5%-7%,甚至更高。这收益率一涨可不是小事,它可是全球资产的定价锚,美国的企业贷款、房贷利率都跟着它走。 2025 年 4 月就出现过类似苗头,当时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 4.85%,30 年期的快到 5.2%,结果美国 30 年期房贷利率立马突破 7.25%,住宅成交量环比跌了 12%,企业融资成本也突破 5.8%,不少投资项目直接因为成本太高黄了。 要是收益率真冲到 7%,美国企业想贷款扩大生产?门儿都没有,光是利息就得压垮一大批中小企业,更别说接新订单了。 更直接的影响是美元贬值。美债本质上是美元信用的背书,这么大规模抛售,等于直接质疑美元资产的安全性,投资者肯定要慌。2025 年 4 月美元指数就曾跌到 97.96 的三年新低,要是 7307 亿美债集中抛售,美元跌得只会更狠。 别以为美元贬值对出口是好事,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美国出口企业看似能靠贬值降低价格,但前提是得有资金生产、有订单可接,可现实是融资成本飙升让他们动弹不得。 更关键的是,中国可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2024 年美国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 7.0%,很多商品都指着中国市场吃饭。 之前中国只是抛了 37 亿美元美债,美国就尝到了苦头,当时耶伦直接慌了神,态度从强硬立马变软,因为美国的玉米已经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了。 要知道以前美国玉米大多出口到中国,结果中国转头找了巴西和阿根廷合作,这俩国家的玉米出口量蹭蹭往上涨,美国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玉米烂在仓库里。 大豆的情况更典型,2017 年贸易战前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的 30%,到 2024 年已经跌到 20%,巴西却占了 70%。要是真清空 7307 亿美债,这种贸易转向只会更猛烈,美国的大豆、飞机、汽车这些主要出口商品,怕是真要面临 “一张新订单都接不到” 的窘境。 这还只是直接冲击,连锁反应更吓人。美债价格暴跌会引发市场恐慌,其他持有者很可能跟着抛售,外国官方持有美债的比例已经从 34% 跌到 22%,再这么一闹,只会跌得更狠。 英国虽然四个月增持了 1200 亿美元,但说白了是被架上去的,日本更是自身难保,日元和美元挂钩,日债规模又全球最大,根本不敢跟着抛。没人接盘的话,美国政府只能靠美联储印钱买债,这就等于 “财政赤字货币化”,进一步稀释美元价值,形成恶性循环。 2024 财年美国利息支出已经超过 1 万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 22%,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收入都要用来付利息,收益率再涨,利息都快付不起了,哪还有钱搞基建、补贴企业。 更长远的是美元信用的崩塌,现在全球去美元化已经在加速,上海原油期货市场份额突破 28%,沙特阿美接受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都到 42% 了,东盟的货币篮子里人民币权重占 35%,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覆盖了 128 个国家。 要是中国清空美债引发美元暴跌,更多国家会加速逃离美元,到时候美国企业出口不仅要面对融资难题,还得应对结算货币的转换,以前用美元结算顺风顺水,现在客户要人民币,换汇成本又是一笔开销,本来就赚得不多,这么一折腾干脆就不做了。 美国总觉得自己的美债是 “避风港”,2025 年之前还拿这个当筹码,结果几次抛售潮下来,市场已经看清了虚实,花旗银行分析师都直言 “美国国债不再是全球固定收益避风港”。 7307 亿美元看似只是美国国债总额的零头,但它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抛出,美元贬值、融资成本飙升、贸易订单流失这几件事凑到一起,美国出口企业别说接新订单,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之前只是减持几百亿就闹出玉米滞销、耶伦变脸的戏码,真要是一次性清空,那场面可就不是 “接不到订单” 这么简单了。
别再假设,中国哪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了,真要是这么干,第二天咱们沿海那些出口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