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灭亡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这次中国没有惯着他。 波罗的海边上,一个小国总统的倔脾气,正把自家国家往死胡同里推。维尔纽斯机场外,风吹得树叶乱颤,一场拒人千里的外交风波,就这么拉开帷幕。中国人讲究互利共赢,可立陶宛的瑙塞达偏要踩红线,这次中国没再客气,直接把外交摊子撤了。后续这小国能扛住经济寒冬吗? 立陶宛和中国1991年建交,那时候两国关系还算平顺,贸易来往慢慢上轨道。作为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地处俄欧之间,夹缝求生不容易。苏联散伙后,它赶紧投奔北约和欧盟,图个安全靠山。这么一选,外交天平就歪向西方,尤其对俄罗斯警惕心重。 2019年,瑙塞达当上总统,立陶宛对华路子就变了味。他上台后,紧跟美国步伐,在欧盟会上频频发声,推对华议题。2021年春,立陶宛议会通过决议,退出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这步棋走得急,等于自断臂膀,本来能借机多点经济合作,现在全扔了。 更要命的是台湾问题。立陶宛政府批准所谓的“台湾代表处”在维尔纽斯挂牌,2021年11月18日开幕。这直接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中国哪能坐视不管?外交部当即召回驻立大使,立陶宛大使也得滚蛋。11月6日,两国关系降到代办级,外交史上少见的重拳。 经济上,中国海关管得严,立陶宛的乳制品、肉类、木材这些出口货,全卡在门外。2020年双边贸易23亿美元,2022年进口基本归零,对立出口缩到不到2亿。立陶宛企业叫苦,订单飞了,仓库堆货,失业率蹭蹭涨。 瑙塞达这人,爱在国际上刷存在感。俄乌冲突一打,他带头喊对俄制裁,还在欧盟峰会上推更狠的措施。加里宁格勒那块地,他政府里有人放风要占,闹得沸沸扬扬。中国这边,一直想通过对话摆平,可立陶宛一再挑事,中国只能硬起来维护主权。 2024年底,立陶宛又驱逐三名中国外交官,指他们违反公约。中国外交部强烈谴责,强调这是破坏互惠。这还没完,2025年5月,维尔纽斯机场拒了最后一名中国外交官入境,签证问题为由,直接遣返伊斯坦布尔。从那以后,立陶宛境内一个中国外交官都没了,使馆空荡荡的。 立陶宛外交部拖延中方人员认证,几个月来申请全搁置。中国一看,这不是明摆着赶人?外交部发言人例行会上,直指立陶宛破坏最低互惠。中国干脆把对立业务转给拉脱维亚使馆代办,里加那边接手,文件电话全中转过去。 瑙塞达听到风声,赶紧开记者会,摆出一副维护尊严的架势。立陶宛媒体跟风报道,标题党似的吹“坚定立场”。可现实骨感,6月中旬,官方确认中国外交官全撤。他们还想从邻国绕道派人进来,结果全被堵死。 这下,立陶宛尝到苦头。经济链条断裂,出口商日子难过,国际信用评级掉级,借钱成本高了。国内商界闹腾,商会开会直戳政府决策短视。 美国国务院布林肯跳出来喊“经济胁迫”,国会通过决议表扬立陶宛“勇气”。可援助呢?2022年就一笔600万刀出口信贷,杯水车薪。欧盟里头,德国法国企业早绕道,避开立陶宛货。 9月上旬,瑙塞达自己承认,中国没改善关系的信号。这话就是他们自己墙角挖得深,现在后悔也晚。立陶宛本想抱美国大腿换安全,结果成棋子,用完就扔。国际上,它形象砸了,小国冒险的活教材。 中国这边,始终讲一个中国原则,绝不让步核心利益。外交上,互利共赢是底线,挑衅就得付出代价。立陶宛这回,自找灭亡,瑙塞达的激进路子,害了国家前程。
法国人高调扣押俄罗斯油轮,可惜很大概率玩了个寂寞。首先这艘油轮根本不是俄罗斯
【18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