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宣布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开通,并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中国高铁带来的“中国速度”。 匈塞铁路这故事,简直像塞尔维亚版的“速度与激情”。 这条铁路连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全长341.7公里,塞尔维亚境内占183.1公里,设计时速能跑200公里。 2017年刚开工时,塞尔维亚的火车还跟“老牛拉车”似的——从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90公里,得晃悠90分钟以上,时速连50公里都不到,坐趟车能把人急死。 2022年3月,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段先通了车,塞尔维亚直接“跳级”进高铁时代:时速飙到200公里,车程缩到30分钟,一天能跑62趟,一年拉340多万人次。 当地人乐疯了,在车站跳起了传统舞蹈,武契奇更是在通车仪式上扯着嗓子喊,这是塞尔维亚的‘未来列车’,以后咱出门跟飞似的! 10月3号通车的诺维萨德到苏博蒂察段(诺苏段),是这条铁路的“最后一公里”。108.1公里的路,12个车站(1个新建,11个改造),中塞两国工人干了8年,愣是把图纸变成了真家伙。 匈塞铁路最牛的地方,不光是跑得快,更在于它打破了欧盟的“技术封锁”。这条铁路是中国铁路技术头一回通过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的项目。 从火车的“大脑”列控系统(ETCS-L2),到通信信号、电线电缆,连钢轨、道岔、桥梁钢都是“中国制造”。 建的时候,中塞团队还搞了场“技术大比武”:中国工程师手把手教塞尔维亚学员操作设备,培训了几百号高铁技术人才;施工时优先买当地的沙子水泥,带动了沿线工厂。 高峰期雇了上千个塞尔维亚工人,有人开玩笑:“这铁路是咱中塞两国一起‘焊’出来的,比亲兄弟还亲!” 更绝的是,这条铁路还通过了欧盟的“三关大考”——互联互通认证(NoBo)、国家规范符合性认证(DeBo)、安全评估认证(AsBo),相当于拿到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武契奇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这哪是铁路啊,这是中塞友谊的‘钢铁纽带’,比金子还结实!” 看武契奇坐高铁那股子兴奋劲儿,我突然懂了:啥叫“大国担当”?不是嘴上说“咱俩好”,是真金白银砸进去,脚踏实地干出来。 匈塞铁路一通,塞尔维亚的经济直接“起飞”——物流成本降了,游客多了,连匈牙利那边的商家都开始琢磨:“咋借这条铁路多赚点钱? 对中国来说,这条铁路更是“技术外交”的王牌。 以前欧盟总说“中国标准不行”,现在咱用事实打脸:从高原铁路到跨国高铁,中国技术不仅能扛住复杂地形,还能通过欧盟的严苛认证。这种“硬实力”,比十场外交演讲都管用。 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塞两国的“双向奔赴”。中国帮塞尔维亚建铁路,塞尔维亚则在中国需要时“两肋插刀”——抗疫时送物资,5G合作时给支持,联合国投票时站中国这边,国际场合总替咱说话。 武契奇说“要用‘铁杆友谊’形容两国关系”,我觉得这词儿特贴切——就像高铁的钢轨,一根连着一根,越压越结实。 以后随着匈塞铁路全线贯通,中欧班列的“朋友圈”肯定越来越大。 到时候,从中国义乌出发的小商品,可能坐着高铁,一路“嗖嗖”地,直接送到布达佩斯的超市货架上。这画面,想想就带劲!
10月3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宣布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开通,并兴致勃勃地体
掘密探索
2025-10-04 13:52:13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