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没人说印度要超过中国了? 看看数据就明白了!1990年,印度经济总量是中国90%,那会儿两国都还在发展初期,基数不算大,加上印度人口跟中国差不多,不少人觉得只要步子跟得上,说不定能慢慢追上甚至反超。 可谁能想到,这差距愣是一年比一年拉开,到2000年就降到了40%,二十年后的2020年只剩25%,再到2024年,更是跌到了18.8%,连五分之一都不到,这哪还能让人说出“超过中国”的话来。 1990年那点差距,其实是因为中国还没完全释放发展潜力。接下来的十年里,中国一门心思搞改革开放,制造业从无到有慢慢扎根,尤其是加入WTO后,直接接上了全球产业链,东南沿海的工厂开得遍地都是,从衣服鞋子到家电电子,靠着性价比打开了世界市场。 反观印度,那会儿还在纠结土地改革和劳工法,工厂想建起来处处受限,制造业始终没成气候,服务业又多是软件外包这种“空中楼阁”,没法像中国的制造业那样拉动整体经济。这么一进一退,到2000年占比掉成40%,其实已经是必然结果。 从2000年到2020年,这二十年差距拉得更开,核心是中国把基础打得越来越牢。中国那会儿就开始猛抓基建,高速公路越修越多,高铁从无到有,到2024年运营里程都突破4.7万公里了,物流成本比印度低了12个百分点,产业链运转效率压根不是一个量级。 印度呢?铁路平均时速还在45公里晃悠,港口货物周转效率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连原材料运进来、成品运出去都费劲,怎么发展大产业? 更关键的是人,中国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劳动力参与率超70%,女性就业率也高,而印度三年级学生里仅20%能掌握二年级阅读水平,辍学率还高达2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才6.8年,光有人口数量,没合格的工人,所谓的“人口红利”根本转不成发展动力。 到2024年跌到18.8%,更是因为两国的发展质量彻底拉开了档次。中国早就跳出了低端制造,2024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23%,芯片制造设备国产化率都突破25%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稳保持在28.8%。 印度呢?莫迪政府2014年就喊出“印度制造”,目标2025年制造业占GDP25%,结果2024年不仅没达标,反而跌到17%左右,2025财年更跌到12.5%,创了1967年以来的新低。 更扎心的是贸易结构,印度往中国出口的多是矿产品、金属这些初级原材料,而从中国进口的98.5%是工业品,光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就占了印度进口这类商品的43.9%,等于在产业链上跟中国差了好几个等级。 最关键的是政策执行力和发展态度的差距。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十四五”规划,几十年都盯着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政策连贯又扎实。2024年修订GDP数据,把研发投入、数字经济这些新动能都补进去,摸清家底好精准发力。 印度却总想靠数字“撑面子”,2015年居然把牛粪、羊粪都算进GDP,搞得增速“一夜暴涨”,可制造业岗位没增加,老百姓收入没提高,这种自欺欺人的数据根本撑不起赶超的底气。 现在印度失业率高达8%,青年失业率更是12%,连自家劳动力都消化不了,再看中国制造业吸纳3亿就业,还在不断新增岗位,这差距肉眼可见。 从90%到18.8%,这组数据背后是两国发展路径的彻底分叉。中国靠的是政策连续、基建铺路、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筑牢根基;印度却在政策摇摆、基建滞后、产业空心化里打转。 这么下去,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自然没人再提“印度超过中国”这种话了——毕竟现实就摆在这里,光喊口号可追不上实实在在的发展。
为什么现在没人说印度要超过中国了? 看看数据就明白了!1990年,印度经济总
阿智通鉴
2025-10-04 10:51:3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