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火了,6元鸡排炸出600元情绪价值!个体品牌如何破圈

新浪财经 2025-10-04 10:50:26

这个国庆假期,国内旅游目的地很受关注的,可能是景德镇了。

又是“一个人带火一座城”的泼天富贵,从开封王婆、南京咖啡阿姨、荣昌卤鹅哥,再到最近爆火的景德镇鸡排哥。

当“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的俏皮话在短视频平台刷屏,江西景德镇摊主李俊永的三轮车摊位前便排起了百米长队。这个被网友称为“鸡排哥”的普通摊主,用一块现炸鸡排撬动了全网流量,甚至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荐官”称号。

在预制菜信任危机蔓延、城市文旅寻求突破的当下,鸡排哥的走红绝非偶然。他的出圈之路,不仅藏着超级个体崛起的底层逻辑,更折射出情绪价值时代的消费密码与城市营销新思维,为个体品牌、企业经营与城市文旅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01

出圈密码:三重共振下的必然走红

(一)情绪价值:超越产品的核心吸引力

在鸡排哥的摊位前,排队等待不再是煎熬的过程。“做好相关准备,美味即将到来”的温馨提示,“你可以亏待自己,但不能亏待自己的胃”的善意调侃,将原本枯燥的等待转化为充满乐趣的社交体验。

这种幽默与真诚交织的互动,精准击中了当代人的情绪痛点——快节奏生活中,人们亟需简单直接的快乐与被重视的温暖。

与南京“咖啡阿姨”韩素珍用10元速溶咖啡传递的市井温情异曲同工,鸡排哥的情绪价值输出具有双重特质:

第一是即时性,俏皮话与暖心提醒随取随用,满足即时情绪慰藉需求;

第二是真实性,“炸不到位,我将无法原谅我自己”的职业坚守,与卖给学生便宜1元、优先服务学生的“小规矩”,让情绪价值有了真诚的内核支撑。网友口中“6元鸡排卖出600元情绪价值”的评价,正是对这种超越产品本身的情感满足的最佳注解。

(二)时机契合:预制菜争议中的信任突围

鸡排哥走红的节点,恰逢预制菜信任危机愈演愈烈的关键期。彼时,国务院食安办加快推进预制菜国标制定,消费者对“信息不透明”的预制菜愈发抵触,知情权与质量安全感的诉求空前强烈。而鸡排哥主动公开的制作过程——每天新鲜采购鸡胸肉腌制、使用干净的非转基因油、拒绝预制菜,恰好成为破解信任焦虑的“良药”。

(三)平台赋能:原生态内容的流量放大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逻辑为鸡排哥的走红提供了技术加持。

与精心策划的商业广告不同,网友随手拍摄的“来不及了”出摊视频、现场录制的互动脱口秀,都带着无剧本、无修饰的“原生态”特质,而这种真实感正是算法青睐的内容标签。

平台将这些内容精准推送给关注市井生活、美食探店的用户,形成“病毒式传播”:从最初的出摊场景引发好奇,到经典语录被整理成“鸡排课堂笔记”,再到“鸡排世家”的家族外援成为新看点,内容层层递进,不断制造话题热度。这种由用户自发创作、平台算法助推的传播路径,让鸡排哥的影响力从本地摊贩升级为全国网红。

02

个体突围:超级个人品牌的打造路径

(一)锚定差异:构建独特记忆点

超级个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鸡排哥的差异化体现在“产品+人设”的双重锚定:

产品端以“新鲜现炸”对抗预制菜,建立品质标签;人设端以“段子手+实在人”的复合形象,打破传统摊主的刻板印象。

这种差异化策略在同类案例中屡试不爽:

比如南京“咖啡阿姨”用“只卖10元速溶咖啡”的坚持塑造辨识度。对个体而言,打造个人品牌需找到专属定位——可以是产品特色,可以是服务风格,也可以是价值主张,让受众在众多同类主体中快速记住并认可。

(二)价值深耕:情绪与信任的双重沉淀

鸡排哥的走红证明,个人品牌的长久生命力源于价值深耕。情绪价值的持续输出需要形成稳定的互动模式,从俏皮话术到服务细节,形成可预期的情感体验;而信任价值的构建则依赖长期坚持,鸡排哥五年如一日的品质把控与诚信经营,才让“现炸”承诺具有说服力。

在运营过程中,这种价值沉淀需要贯穿始终:

对外通过真实场景展示强化认知,如公布食材采购与制作过程;对内通过自我要求巩固内核,如“留住一位顾客很难,但失去就在分分钟”的服务自觉。唯有将情绪共鸣与信任基础深度绑定,个人品牌才能突破“网红短命”的怪圈。

(三)顺势而为:借势传播与适度延伸

个体品牌的出圈离不开对趋势的把握与借势。鸡排哥在走红后,既保持“做好分内事”的初心,又积极配合城市文旅宣传,这种“顺势不越界”的态度让个人品牌持续升温。就像荣昌卤鹅哥借势地方文旅推广,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了个人价值与地方发展的双赢。

借势的关键在于“适度”:既要借助平台流量放大声量,又要避免过度商业化消耗信任;既要承接外部合作机会,又不能偏离核心定位。个人品牌的延伸应围绕核心价值展开,如鸡排哥从卖鸡排到推广景德镇文旅,始终未脱离“真诚服务”的内核。

03

借鉴启示:企业与城市的流量转化之道

(一)企业营销:情绪价值与信任体系的双重构建

1、鸡排哥的案例为企业营销提供了重要思路:

在产品同质化的市场中,情绪价值成为新的竞争维度。企业可借鉴其互动模式,在服务流程中植入情感触点,如餐饮企业打造特色服务话术、零售品牌建立个性化沟通机制,让消费过程成为情感体验。

2、企业需正视类似预制菜争议带来的信任教训,以透明化重建消费者信心。参考鸡排哥的“公开化操作”,企业可通过直播制作过程、公示食材来源、落实预制菜明示制度等方式,筑牢信任基石。

将情绪价值与信任体系相结合,才能实现“流量-用户-忠实客户”的转化。

(二)城市文旅:从流量捕捉到“留量”沉淀

鸡排哥让景德镇从“千年瓷都”增添了“烟火气”,这种“一人带火一城”的现象,为城市文旅提供了新范式。

首先,城市需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如景德镇城管部门及时调整摊位、文旅部门授予推荐官称号,快速承接流量红利;其次,要善于“借势赋能”,将个体IP与城市特色结合,如古窑景区推出“窑火烟火双体验”活动,实现IP价值与文化资源的联动。

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旅需完成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正如鸡排哥的鸡排只是“引子”,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景区体验才是留住游客的核心。城市应以此为契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体验、规范市场秩序,让网红IP成为城市魅力的“入口”,而非“全部”。

04

结语

鸡排哥的走红,是情绪价值需求、消费信任诉求与平台传播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个普通摊主用一块鸡排证明: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最动人的品牌故事往往藏在最真实的生活里,最持久的流量密码永远是真诚与坚守。

从超级个体的崛起路径,到企业营销的升级方向,再到城市文旅的突破之道,鸡排哥的案例都在诠释一个道理:

流量易得,价值难守;网红易成,“长红”需功。

唯有以真诚为内核、以价值为支撑、以顺势为助力,才能在流量浪潮中站稳脚跟,才能走的更远。

这个假期去哪里玩了?有没有去景德镇打卡鸡排哥?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