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已经盯上了台湾,并在签订《马关条约》后,展开了近50年的布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日本觊觎台湾,不是从今天开始,也不是从二战的时候开始,而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就打的算盘。 日本那时候刚刚结束闭关锁国,学西方搞工业化,心气儿正高。可他们发现,仅靠日本那点土地和资源,根本支撑不起“列强梦”。于是,他们把眼光投向海外扩张。 台湾的位置太特殊了,正好卡在东亚和西太平洋的要道上,往南能接东南亚,往北能通日本本土,往西又能直面中国大陆。在日本眼里,台湾就是一块跳板,是他们走出去、压制中国的天然基地。 1874年,日本就借口“琉球渔民被害”,第一次派兵到台湾。虽然清政府最后逼得他们撤兵,但还赔了钱,这让日本心里认准了一点:台湾就是块软柿子。到了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战败,被迫签《马关条约》,台湾彻底落到日本手里,日本这才算真正得逞。 日本拿下台湾后,并不是只想着抢点东西走人,而是想把台湾彻底变成他们的一部分。于是他们玩的是“慢刀子割肉”。 第一步,就是搞文化和思想的“洗脑”。 他们推行“皇民化运动”,逼着台湾人改成日本姓氏,说日语,穿和服,参拜神社。孩子在学校里,课本全是日本那一套,每天要给天皇鞠躬,唱日本国歌。久而久之,很多台湾小孩只知道自己是“天皇的子民”,甚至不知道自己原本是中国人。 第二步,是经济上的掠夺。 日本在台湾修铁路、建港口,看起来像是在“现代化”,其实是为了方便他们运走台湾的资源。基隆港、高雄港就是那时候建的。 糖、大米、矿产源源不断地送去日本,台湾人却成了被压榨的劳力。农民被迫大面积种甘蔗,糖厂掌握在日本人手里,利润全流进他们腰包。 第三步,是社会结构的改造。 日本特别会挑人,他们挑选一些台湾年轻人送到日本留学,回来后就成了殖民统治的帮手。有的进政府,有的当商人,有的搞文化宣传。 他们穿日本衣服,说日本话,觉得自己比普通台湾人“高贵”,甚至还帮着日本镇压抗日的同胞。日本通过这种“以台制台”的手段,让台湾人自己打自己,日本人却坐收渔利。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很多人以为日本的影响会彻底清除。可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五十年的殖民不是白过的,日本已经把根埋进去了。直到今天,台湾社会里依然能看到当年留下的痕迹。 比如,很多老一辈台湾人还会说日语,对日本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甚至有人觉得“日本时代比现在还好”。这不是他们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几十年被灌输的结果。 再比如,台湾的精英阶层,很多人和日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早年在日本留过学,有人和日本企业有合作关系,还有人骨子里认同日本文化。这些人掌握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关键位置,他们的思想和选择,就直接影响着台湾的走向。 经济上,日本和台湾的关系更是紧密。特别是半导体、电子等关键产业,日本一直牢牢插手。表面上看,是互利合作,实际上却是让台湾在某些方面依赖日本。 二战结束后,日本虽然表面上放弃了殖民地,但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放弃过对台湾的影响。 在政治上,日本政客频繁窜访台湾,打着“交流”的旗号,背地里却给“台独”势力撑腰。日本右翼团体暗中资助台湾的一些组织,鼓吹“台日友好”,实则是挑拨台湾和大陆的关系。 在文化上,日本动漫、音乐、影视作品在台湾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很多年轻人对日本文化很崇拜,甚至觉得日本比中国更先进。这种软性影响,比当年的“皇民化”更隐蔽,也更难防。 在战略上,日本很清楚,台湾如果一直分裂,他们就能继续从中渔利。只要台湾不回归,日本就能借台湾牵制中国的发展,把中国牢牢拖在家门口的麻烦里。 很多人习惯把目光盯在美国身上,没错,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确实是最大的干扰者。但如果只看到美国,而忽视日本,就等于少看了一半。 美国是外部压力,日本则是内部渗透。美国用军舰飞机制造紧张,日本则通过教育、文化、经济、人脉把影响力渗透进台湾社会里。这种“阴”的手段,才是台湾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十多年了,台湾问题之所以始终横在民族复兴的路上,不只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因为“台独”太硬,而是因为日本留下的东西太深。五十年的殖民,换成了几十年的暗中影响,他们换了方式,却一直没走。 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最终也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但在解决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看清楚一个现实:美国是挡在明面上的拦路虎,而日本,则是一直在背后下棋的那只手。
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
傲世狂尊凌九霄
2025-10-04 02:50: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