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白宫宣告 10 月 1 日关门大吉的时候,中国给美国政府递上一份重磅大礼。 10 月 1 日 ABC 消息,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告知主要钢铁厂及贸易商,临时暂停采购任何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ABC 点评称,这意味着中国买家与全球最大铁矿石矿商间持续的定价纠纷迎来重大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个月,中矿资源集团就曾对必和必拓旗下的“金布巴”铁矿产品发出过限购信号,而这次直接暂停的是更广泛的“美元计价采购”行为,目标已经不只是某个矿点,更是美元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主导地位。 目前中方并未明确宣布是否接受以人民币结算的产品,但多家外媒认为,人民币定价已经是中国方面的“底线”,此举立刻在澳洲政商界引发震动,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公开表示“希望出口通道不要受影响”,从“定价之争”变成“货币对抗”,这背后的意味可就不止铁矿石了,你觉得,中国这次出手是不是有点意思? 其实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不是中国临时起意的一锤子买卖,而是蓄谋已久的一步棋,从中矿资源集团的组建开始,中国就已经开始谋求在全球矿产供应链中掌握更多话语权,过去几十年,中国在铁矿石谈判桌上常年处于被动,面对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这三大矿商,经常只能接受“先涨价再谈判”的尴尬,而这次以结算货币为突破口,不光让交易本身产生变量,更重要的是,把战线拉到了美元身上。 一旦未来中国主要的铁矿石交易都转向人民币结算,那美元在大宗商品市场的霸主地位会被撼动,这才是美国真正不愿看到的局面,有人说,这只是一场贸易摩擦,其实远不止,贸易只是一层皮,骨子里这是货币秩序的较量。 铁矿石、原油、大豆,这些大宗商品都是美元流通的“实际抓手”,一旦这些领域出现人民币结算规模化的趋势,美元的国际地位就会被实实在在地削弱,到时候,美债的吸引力会下降,美联储加息的“威慑力”也会逐步失效,从这点看,中国这步棋虽然下在铁矿石,但实际打击的是美元的脆弱神经。 当然,这种级别的操作,不可能不冒风险,中方此举很容易刺激市场情绪,尤其是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政商界,如果美方选择反击,比如限制技术出口、金融制裁甚至打压人民币国际化通道,中国就得承担这一轮升级的代价,但不出手又不行,中国已经在美债上大幅减持,如果铁矿石、原油这些能源资源再不动手去美元化,人民币将永远难以跨入真正国际货币的行列。 美国这一轮政府停摆,某种程度也反映出他们财政掏空、债务爆炸的底色,当美元背后的国家机器开始频繁失灵,全世界都会寻找替代品,中国此时推动人民币结算,不是“硬顶”,而是“顺势”,尤其在这个节骨眼上,谁先敢下场,谁就有可能重塑游戏规则,当然结果谁也不能打包票,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连试都不试,那永远只能看别人定规则。 现在的问题来了,如果未来中国真的全面转向人民币结算,你觉得澳洲这些矿商是会被迫接受,还是会联合反击?如果货币不是你的武器,就永远只能成为别人的靶子,你觉得,中国这次出手够不够狠?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ABC
美媒:美国正在遭中国第2次冲击,比十几年前的第1次要猛烈得多!纽约时
【12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