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副手万斯对台态度曝光:如果中国大陆收回台湾,美国将面临经济萧条,台湾需要爱国者导弹。 万斯盯着台湾的那点心思,说白了就是盯着台积电的生产线,毕竟这地方早成了美国半导体供应链的 “命门”。 全球现在玩的那些高端芯片,小到手机里的处理器,大到 AI 服务器的算力核心,十有八九都得从台湾走一圈,台积电一家就占了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超 60% 的份额,尤其是 3 纳米、5 纳米这种顶尖制程,更是攥着 92% 的市占率,说它垄断都算客气的。 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之前都直白说了,美国 92% 的尖端芯片全靠从台积电买,这玩意儿要是断了,美国经济就得遭 “绝对的破坏”,万斯的焦虑根本不是空穴来风。 美国这几年早就把台湾当成了 “芯片人质”,就像当年依赖中东的石油一样,现在把半导体的命根子扎在了台湾。 你看那些美国的科技巨头,苹果的 A 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处理器,没有台积电代工根本造不出来;汽车行业更别提了,每辆新车里少则几十颗芯片,多则上百颗,2021 年全球芯片稍微紧俏点,美国汽车业就直接减产 110 万辆,损失超过 210 亿美元,福特、通用的工厂停了一批又一批,工人只能回家待业。 这还只是全球产能波动的小影响,要是台湾的供应链真断了,那可不是减产那么简单,整个美国汽车业得陷入瘫痪,毕竟现在美国本土的晶圆厂连 28 纳米的成熟制程都凑不齐产能,更别说高端芯片了。 更要命的是美国现在正押宝 AI 产业,万斯自己都喊着要跟中国拼 AI 霸权,可 AI 芯片恰恰是台积电的专属活儿。英伟达的 H100 芯片,全球就台积电能代工,这东西断供一天,美国那些 AI 大厂就得停摆。 而且半导体产业早成了美国经济的 “隐形支柱”,直接关联着 34.5 万个工作岗位,到 2030 年本来还计划扩到 46 万个,可现在光人才缺口就有 6.7 万个,就算想紧急建厂替代台湾产能,连工人都找不到。 之前美国砸了 520 亿美元搞《芯片和科学法案》,逼着台积电去亚利桑那州建厂,结果台积电前后投了 1650 亿美元,到 2025 年也才只能投产 4 纳米制程,2 纳米生产线要等到 2028 年,这速度跟 “远水解不了近渴” 没啥区别。 美国自己也清楚这是个死循环,一边逼着台积电把产能和技术往美国搬,一边又怕搬得太慢被 “一锅端”。2024 年台湾花莲地震那回,西方媒体都快把天聊炸了,CNN、彭博社天天喊 “芯片供应链脆弱”,其实就是借天灾说人祸,想加速把台湾的产能抢过去。 可台湾半导体占了当地 GDP 的 13-15%,产业链上中下游早拧成了一股绳,不是搬几个工厂就能复制的。 万斯鼓吹给台湾送 “爱国者导弹”,本质上就是想给这个 “芯片仓库” 装个防盗门,可门再结实,钥匙还攥在别人手里,毕竟生产线扎根在台湾的土地上,这是美国再怎么折腾也改不了的。 要是真到了那一步,美国的经济连锁反应会比多米诺骨牌倒得还快。芯片断供先击垮科技和汽车业,接着电子零售、家电制造跟着歇业,股市里的科技股得先崩一波,然后连累整个大盘下跌。 2023 年美国 GDP 刚到 27.7 万亿美元,半导体相关产业贡献了近 10%,要是这部分受重创,GDP 跌个 3-5 个点都不奇怪,失业率可能直接从现在的 3.8% 飙升到两位数,这可不是 “经济萧条” 的夸张说法,而是实打实的危机。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的第一大股东本来就是美国花旗银行,外资持股占了 78%,等于美国资本自己把钱投在了随时可能出风险的地方,现在倒反过来喊着要 “保护”,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所以万斯的那些话,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暴露了美国的软肋。这些年美国一直想把台湾的芯片产能掏空,又是威逼利诱建厂,又是加征关税施压,可折腾来折腾去,还是没摆脱对台湾的依赖。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 “爱国者导弹” 这种硬手段,本质上就是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只好拿军事威慑当遮羞布,毕竟要是真丢了台湾这个 “芯片补给站”,美国的科技霸权和经济根基都得晃三晃,这才是万斯最怕的事儿。
家人们下午好!这几天放假,我看好多朋友都在讨论那个52万的事儿。跟大家说个Z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