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为什么说重装合成旅根本不怕无人机群?因为背后原因很简单,无人机群的克星,就在合成旅中。 说起现代战场,无人机群这玩意儿确实挺闹心的,低成本、数量多,还能从各种角度搞突袭,搞得不少国家防空系统都得加班加点升级。尤其是那些小型无人机,飞得低、速度快,传统雷达有时候还抓不住。可在中国陆军的重装合成旅这儿,这事儿就没那么棘手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防空体系本来就针对这种威胁设计得滴水不漏,层层叠加,从导弹到高炮再到电子干扰,一套组合拳下来,无人机群再多也翻不起大浪。 先说重装合成旅这支部队的底子吧。简单点讲,它是中国陆军军改后搞出来的精锐单位,一个旅差不多五六千人,装备价值得两百亿人民币往上走,相当于能买好几艘大驱。这不是随便堆砌坦克和火炮,而是高度合成化的作战单元,里面有坦克营、步兵营、炮兵营、防空营啥的,全都通过信息化网络连成一体。坦克主力是99A主战坦克,一百多辆,火力猛、防护厚;步战车是04A,百来辆,能载步兵冲锋;炮兵有05A自行榴弹炮和122毫米火箭炮,射程远、精度高。重点是防空部分,这才是对付无人机群的杀手锏。 拿红旗-17防空导弹来说,这东西是重装合成旅的标准配置,一个营能带二三十辆发射车。它是短程野战防空系统,射程15到20公里,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垂直发射,机动性强。啥意思呢?就是不管无人机从哪个方向来,它都能快速锁定、齐射拦截。公开资料显示,这导弹头盔式寻的,抗干扰能力好,对低空慢速目标特别友好。无人机群大多是低空飞行,这不正好对上号了?再配上09式双35毫米自行高炮,履带式底盘,跑得快,炮管双联装,射速每分钟1000发以上,专治那些漏网的小型无人机。高炮的炮弹带近炸引信,能在空中爆开,形成弹幕,覆盖面广,成本也低。合成旅一个防空营里,这俩装备混编使用,导弹管远距离,高炮补近空缺,基本形成全覆盖。 但光靠硬杀伤还不够,现代战争里,软杀伤更省事儿。这就轮到电磁压制登场了。重装合成旅的电子战分队有专用设备,能发射高功率微波或定向电磁脉冲,直接干扰无人机的通信链路和导航系统。无人机再多,靠GPS和遥控飞,信号一乱就成瞎子。举个例子,合成旅的指挥车上天线一伸,覆盖几公里范围,就能让整群无人机失控,互相撞或者直接掉下来。军方演习里,这套系统测试过,干扰一开,模拟无人机群的作战效率直降三成以下。为什么这么管用?因为无人机群的弱点就在这儿:它们依赖无线电链路,抗干扰能力弱,尤其是商用级的小型机,电池小、处理器弱,一遇强电磁就宕机。 你别以为无人机群就无敌了,其实短板一大堆。载荷有限是头一桩,那些小无人机顶多带几公斤炸药,砸在重装合成旅的坦克上,顶多挠挠痒。99A坦克的复合装甲加反应装甲,抗穿透能力强,普通爆炸物根本破不了防。数量多是优势,但也容易暴露,雷达一扫一大片,合成旅的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跟踪上百目标,数据链实时共享给导弹和高炮。机动性是另一弱点,无人机群起飞需要时间和场地,重装合成旅的坦克和高炮车机动速度每小时50公里以上,能快速转移阵地,不给对方集火机会。实战里,电磁干扰还能伪造信号,诱导无人机飞错方向,省时省力。 看看国外的案例,就能明白这道理。2020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阿塞拜疆用土耳其TB2无人机群大杀四方,炸了亚美尼亚不少防空系统。但亚美尼亚的反击也暴露了问题,他们的S-300被电磁压制后,雷达瞎了眼,无人机就近距离突防。可如果换成合成旅这种配置,红旗-17的被动寻的模式就不怕雷达干扰,高炮的视觉瞄准还能补位。另一个例子,2018年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遭无人机群袭击,俄军用REX-1电磁枪直接脉冲干扰,全歼来袭机群,没费一颗导弹。这跟合成旅的电子战思路一模一样,软硬结合,成本低效果好。 中巴经济走廊这几年安全压力不小,俾路支省的武装组织多次搞袭击,包括用无人机投弹针对工程项目。2024年有报道显示,他们用简易无人机袭击列车和基地,造成一定损失。但巴方和中方合作加强后,情况好转。巴基斯坦重启国家反恐局,引进了无人机侦察和电磁干扰设备,联合巡逻减少了袭击频率。俾路支解放军等组织虽有无人机,但技术落后,载荷小,精度差,基本没法突破专业防空网。公开数据,2021到2024年,针对中方目标的袭击十来起,多是地面伏击,无人机使用有限,没造成大规模破坏。这也说明,合成旅这种多层防护在类似环境中,能把威胁降到最低。 重装合成旅的牛处,还在于合成化作战。不是单兵种单干,而是全要素融合。坦克冲锋时,防空营实时护航,炮兵火力延伸,侦察营无人机反制敌方侦察。信息化平台上,所有数据一键共享,营长下令,导弹和高炮秒响应。演习数据显示,这种模式下,防空拦截率能到90%以上。相比传统旅,合成旅的反应时间短一半,火力密度高一倍。无人机群想突破,得先过电磁这关,再扛导弹和高炮的双重打击,基本没戏。
新疆高原,零下二十度,一名战士趴雪地上,一枪打穿对面哨所的无人机起落架。没炸,
【27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