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岸统一,马英九这次海峡论坛期间有三点委婉表态:一,中国历史五千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二,于厦门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高唱《龙的传人》,获得满堂彩;三,台湾民众渴望两岸朝向“和”与“合”的方向,两岸都是炎黄子孙,用交流取代对抗,用协商取代冲突,尽一切可能避免战祸。 海峡两岸的风浪总在关键时刻涌起,这次马英九的脚步又落在了厦门码头,会不会就此点亮统一的灯火?三点表态看似平淡,却像老茶般回甘:历史的分合铁律、龙的传人那份血脉共振、两岸同胞对和平的真心呼声。背后的故事,是不是正悄然拉开大幕?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在2025年6月14日拉开帷幕,这场两岸交流的大家伙,已经办了十七年头,成了推动两岸一家亲的实打实平台。论坛主题直指扩大民间交流、融合发展,汇聚了上万名台湾同胞,涵盖经贸、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马英九作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率领基金会青年团从台北飞抵厦门,开启为期两周的访问。这是他第四次访大陆,头一遭参加海峡论坛。开幕当天,王沪宁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呼吁共谋祖国统一。会场里,两岸青年坐在一起,聊着闽南小吃和直航航班,氛围热络得像老街坊聚会。这样的背景,正好映衬马英九的三点表态,接地气却直击要害,提醒大家统一不是空谈,而是根植于历史和现实的必然。 先说第一点,马英九在开幕大会上直言,中国五千年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话不是新鲜货,却像把钥匙,打开了大家对两岸关系的思考。想想看,从夏商周到秦汉统一,再到近现代的分裂重组,这规律就摆在那儿,谁也绕不过去。马英九借此点明,统一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大势所趋。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坚持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就能稳步往前走。不少台湾青年听后点头,觉得这不光是历史课,更是现实指南。这样的表态,温和却有分量,告诉岛内民众,别被外部势力搅和,统一之路本就顺理成章。 转到第二点,6月15日下午,马英九一行走访厦门鼓浪屿,到了风琴博物馆,就领唱起《龙的传人》,全场掌声雷动。这首歌大家耳熟能详,唱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些老风琴,本是中西合璧的见证,现在配上这歌声,更添两岸同根的味道。马英九说,好久没唱了,挺怀念的。现场两岸民众齐声合唱,从低吟到高潮,气氛热到爆棚。这不只是场小演唱会,更是文化认同的生动一课。龙的传人,搁谁听都觉得亲切,拉近了海峡那头的距离。这样的举动,接地气得很,远比长篇大论管用。 第三点,马英九多次强调,多数台湾民众盼着两岸往“和”与“合”方向走,大家都是炎黄子孙,用交流换对抗,用协商避冲突,尽全力防战祸。这话直戳人心窝子。想想岛内那些阿姨叔伯,谁不希望日子稳当点?经贸来往一天天多,航班直飞成常态,青年交流项目满天飞,这些都让两岸像一家人。马英九点出,九二共识就是底线,反对台独才能保和平。台湾同胞的共识越来越明朗,支持统一的民意基础在夯实。这样的表态,像邻居闲聊,却道出了大道理,避免战祸不是口号,而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这些表态凑一块儿,就成了一张蓝图。历史规律定调子,文化情感拉近人,和平路径指方向。马英九的行程从厦门到甘肃,参访伏羲大典,弘扬中华文化,全程围绕一个中国原则转。两岸交流不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融合。看看数据,去年两岸贸易超3000亿美元,台湾水果卖到大陆热火朝天。青年团的学员们,回去后肯定会多讲讲大陆的活力,这股势头会滚雪球般壮大。统一进程就这样,一步步往前推,靠的就是这种民间共识。 当然,两岸关系还有点小坎坷,外部势力总想插一杠子。但正如马英九所说,坚持九二共识,就能稳住阵脚。岛内多数人厌倦对抗,渴望对话,这股民意是最大底气。大陆这边,始终敞开大门,欢迎台湾同胞来走走瞧瞧。经贸合作、文化互鉴、教育交流,这些领域越深越好,越广越妙。统一不是强求,而是水到渠成,大家同为中国人,骨子里就一条心。 回过头看,马英九的三点表态,简简单单,却有大智慧。历史告诉我们,分合有律;文化提醒我们,同根同源;和平呼唤我们,携手共进。这不光是他个人的声音,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
.昨晚直播中,馆长狂怼武统派,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大概率是想让大陆给台湾更长时间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