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张艺谋在筹拍《红高粱》,花了四万块钱,请当地农民种100亩红高粱,并

吃鱼的瓜 2025-10-03 21:49:51

1987年,张艺谋在筹拍《红高粱》,花了四万块钱,请当地农民种100亩红高粱,并且承诺:“高粱的收成归农民所有!”可等开拍时,张艺谋到田里一看,当场傻眼了! 

1987年对中国电影界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也是张艺谋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出生于1951年的张艺谋,最初并未走上导演的职业道路,而是以摄影师的身份进入影视行业。他的早期作品《黄土地》展现了他对色彩与构图的独特把握,但真正使他声名鹊起的是他决心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这部作品的筹备过程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在选角和场景布置上的艰辛,预示了一场艺术与现实的碰撞。 

在张艺谋的心目中,《红高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一个将中国农村的原始情感和生活方式展现给世界的窗口。因此,为了重现莫言笔下那片红彤彤的高粱地,张艺谋不惜投入巨资,确保电影的视觉效果能够尽可能地真实和震撼。他选择了山东高密的一个偏远村落作为主要拍摄地,那里的自然风光和土地条件与小说中的描述非常吻合。 在1987年的一个清晨,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抵达了高密。太阳刚刚升起,晨光照在那片刚种下的高粱地上,原本应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片萎靡不振的景象。高粱稀疏,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干裂的土地,远看去像是一片被遗忘的荒地。原本应该鲜艳的高粱叶片发黄,显得异常疲惫。 

此情此景让张艺谋瞬间感到心沉。他走进田间,蹲下身子,用手触摸那些干枯的高粱叶。他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怎能承载电影中那段激情燃烧的故事。周围的农民们见到张艺谋的表情后,也都露出了尴尬和不安的神色。显然,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远未达到这位大导演的期望。 面对眼前的困境,张艺谋决定必须采取行动。他召集了所有农民和村干部,举行了一个紧急会议。在会议上,他没有严厉地责备任何人,但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急切和坚定。他解释了电影对高粱质量的高要求,并强调了这部电影对当地乃至对国家文化的重要意义。 

会议结束后,张艺谋决定亲自监督高粱的重新种植。他请来了几位农业专家,指导农民们如何正确种植和照料高粱。这一次,他们使用了更多的有机肥料,改进了灌溉系统,甚至调整了种植行间的距离,以确保每株高粱都能得到足够的阳光和空间成长。 接下来的几个月,张艺谋几乎每周都会来到高粱地,检查高粱的生长情况。从最初的失望和急躁,到后来的期待和希望,他的心情像是跟着高粱一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干枯黄萎的高粱逐渐变得茁壮有力,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整片高粱地变得像是覆盖了一层绿色的波浪。 

最终,当再次踏入这片高粱地时,张艺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此时的高粱已高过人头,那鲜艳的红色穗头在风中摇曳,宛如火焰一般热烈。这一刻,他知道,他可以开始拍摄他心中那个关于爱情、战争和生命力的故事了。 拍摄过程中,张艺谋与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将《红高粱》呈现给了世界。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仅是艺术上的胜利,更是对农民工作的一种致敬,他们的辛勤与合作为这部电影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尽管起步艰难,但《红高粱》最终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张艺谋赢得了国际声誉和多项大奖,包括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这部电影不仅推动了他的导演事业,也使女主角巩俐成为国际影坛的明星。然而,在张艺谋的个人生活中,他与巩俐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两人合作了多部作品,情感纠葛也愈加复杂。最终,张艺谋与巩俐的分手,和他后来与陈婷的婚姻,成为了娱乐圈讨论的热点。

0 阅读:408

猜你喜欢

吃鱼的瓜

吃鱼的瓜

如今皆是生前梦,一任风霜了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