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辞退了一位在公司工作了10多年的员工,我查看了一下他在公司履历,在公司这10多年中,获得了6次优秀员工称号。在工作中也没有犯过大错,但公司裁员名单上却有他。 办公室的百叶窗没拉严,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来,落在他刚坐下时递来的搪瓷杯上——杯身印着公司十年前的周年庆logo,边缘磕了个小缺口,杯沿却擦得发亮。我捏着裁员通知书的手指有点发紧,没等我把“公司战略调整”的套话说完,他先开口了:“李总,我知道,上周听财务部说预算砍了30%,我这个岗位要合并到新部门,对吧?”他说话时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的缺口,没有抱怨,反而从背包里掏出个蓝色文件夹,“这是我手里三个在途项目的对接清单,每个节点的风险点都标红了,后续要跟的客户我也列了偏好,比如张经理爱聊足球,下次对接可以从欧冠赛况切入,能拉近距离。” 我接过文件夹时愣了一下,里面每一页都贴着黄色便利贴,有的写着“这个数据每月5号要更新到共享盘,记得提醒新人设置闹钟”,有的画着简单的流程图,旁边注着“新人容易在这里漏步骤,最好带教时演示两次”。想起HR昨天算补偿时,只按基本薪资算了N+1,忘了他还有12天未休的带薪年假,我赶紧拿出手机给HR发消息,让他们重新核算——之前总听人说裁员要“快刀斩乱麻”,但看着文件夹里密密麻麻的笔记,突然觉得“周全”比“快速”更重要。 他走的时候没带太多东西,就背着那个旧背包,手里攥着搪瓷杯。直到第二天,技术部的小张跟我提起,才知道他上周刚拿到一家创业公司的技术总监offer,却没跟公司提过——“王哥说怕咱们知道了为难,觉得他‘占着岗位找下家’,其实他早准备好交接材料了。”我翻出昨天他留下的文件夹,最后一页夹着张便签,写着“公司的咖啡机该换滤网了,长期不换会有异味,我已经在采购平台收藏了链接,附在备注里”。 后来我让行政把那份项目对接清单整理成了公司的“岗位交接手册”,每次有员工异动,都会拿出来当参考。这件事也让我明白,裁员从来不是简单的“划掉一个名字”:核对补偿时多留意未休的假期,接收交接材料时多问一句“有没有需要特别提醒的细节”,甚至离职时多说一句“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联系”——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不仅是对员工十年付出的尊重,更是公司最该保留的温度。 如果你是当时的我,除了核对补偿和接收交接材料,还会做什么来尊重这位老员工的付出呢?
北京,一员工上班上得好好的,突然收到了公司发来的解除劳动关系通知,称员工多次伪造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