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如果中日开战,24小时内能全歼日本吗? “24 小时全歼日本” 的说法显然脱离现实军事逻辑,但聚焦关键领域的精准打击确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塑战场态势。 当前台海、南海的紧张局势与深厚的历史渊源,使得中日军事冲突一旦爆发便极具破坏性,而双方军力的代际差异与战略布局,更决定了冲突初期的走向将高度集中于关键节点的争夺。 从军事力量的基础盘来看,中日之间存在显著的规模差距。中国解放军现役兵力约 100 万人,而日本陆上自卫队仅有 13 万人;海军舰艇数量对比为 690 艘对 139 艘,空军战斗机数量则是 3370 架对 370 架,这种量级上的悬殊使得 “全歼” 在物理空间与作战周期上都不具备可行性。 日本虽在国防开支上实现翻倍,计划部署 147 架 F-35 隐身战斗机并引进战斧巡航导弹,但截至 2025 年,其主力装备仍以服役超 40 年的 F-15J、F-2 战斗机为主,这些机型甚至不具备发射主动空空导弹的能力,与中国歼 - 20、歼 - 16 等机型的技术代差明显 —— 仅歼 - 20 一年的服役数量就达 120-130 架,远超日本五代机的整体部署计划。 冲突爆发后的 2-3 小时往往成为决定初期战局的关键窗口。中国的打击重心会集中于日本自卫队的核心枢纽,那霸机场作为西南方向唯一的航空自卫队基地,其跑道若遭东风系列弹道导弹的饱和攻击,将瞬间丧失区域制空权;横须贺、佐世保等海军港口一旦被巡航导弹覆盖,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力舰艇将陷入 “有家难回” 的困境。 更具威慑力的是无人机蜂群的协同作战,中国可从舰艇、海警船甚至民用船只上释放大量无人机,对雷达站、通信中枢实施精准打击,这种低成本、高密度的攻击模式,是日本现有防空系统难以应对的。 055 万吨大驱搭载的东风 - 21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更能对远海机动的日本舰队形成致命威慑,其突防能力让现有反导系统几乎无从拦截。 美国的亚太军事存在虽会影响冲突走向,但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干预。《美日安保条约》虽规定美国有协防义务,但美军第七舰队主力部署在关岛与夏威夷,冲绳基地仅驻有几万兵力,在冲突爆发的 24 小时内,其海空力量无法及时抵达战场形成支援。 这种反应滞后可能引发连锁效应 —— 韩国、菲律宾等盟友若察觉美国战略信誉受损,极有可能重新调整外交与军事立场,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将随之动摇。 而日本自身缺乏战略纵深与核威慑能力,在关键基础设施遭破坏、外援短期缺位的情况下,其战争持续能力将快速衰减。 24 小时内的打击重点并非占领领土,而是摧毁其作战体系与抵抗意志。日本的能源补给线、半导体工厂等民生与军工关键设施,均暴露在远程打击范围内,一旦这些节点受损,不仅会引发国内物资短缺,更会切断其军工生产链条。 中国在导弹与无人机领域的决定性优势,配合电子战对通信网络的压制,能在短时间内形成 “体系瘫痪” 效应。 这种压力下的谈判诉求,并非源于 “军事占领”,而是基于战场态势的必然选择 —— 正如日本专家所坦言,面对中国的导弹雨与无人机雨,现有防御体系根本无力招架。 当前的军事平衡早已不是单一武器的较量,而是体系能力的对抗,这也使得冲突初期的精准打击能快速打破力量均衡,形成迫使对方回到谈判桌的态势。 信息源:《少将:中国牌很多 中日开战怎么打是我们的事》央视网
[微风]如果中日开战,24小时内能全歼日本吗? “24小时全歼日本”的说法显
碧潭幽梦
2025-10-03 19:15:33
0
阅读:141
山水有情
最重要的是!不要伴随日本的节奏决定战争进程,日本但凡敢于开战,中国只需要考虑战争所需要的结果即可!绝不能🈶任何犹豫和顾虑!!美西方也只敬畏并忌惮绝对的强者和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