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烦死我了!我爸妈都快七十岁了,当初说好轮流照顾,可我脾气好,爸妈跟我住习惯了就不愿意去两个姐姐家。她们两个每人每个月给300块钱,说实话,我一开始真不想要这钱,我不差这几百块钱,可父母说拿着,这样每个月就有 600 块,说是给父母买生活用品。然后她们每到周末就会带着孩子过来看望父母,我真的是快受不了了。 周六早上七点,我刚把父亲的降压药按早中晚分好放进药盒,就听见门外传来大姐儿子的哭闹声:“外婆,我要吃巧克力!”开门一看,大姐拎着个水果篮,二姐抱着刚满周岁的孙女,孩子们一进门就直奔客厅,把沙发上的靠垫扔得满地都是。母亲坐在轮椅上,想拦又拦不住,只能笑着说:“慢点跑,别摔着。” 我转身进厨房,想着给大家煮点粥,刚把米放进锅,就听见二姐喊:“妹,妈说你昨天买的香蕉挺甜,再拿点出来呗!”我端着香蕉出来,看见大姐正拿着手机给母亲拍照,嘴里念叨着“发个朋友圈,让大家看看我孝顺”,却没注意到母亲的围巾滑到了地上,还是父亲颤巍巍地伸手去捡。 中午做饭时,我一边炒着菜,一边要时不时探出头看——怕大姐的儿子去碰父亲的氧气瓶,怕二姐的孙女抓母亲的风湿药膏。菜刚端上桌,孩子们就吵着要吃可乐鸡翅,大姐二姐只顾着给孩子夹菜,没人问我累不累,甚至没人注意到我手上沾着的油星,是刚才给父亲热牛奶时溅上的。 “你们能不能搭把手?”我把铲子往灶台一放,声音有点哑,“我每天早上六点起,给爸测血压、给妈揉腿,晚上要起来两次帮妈翻身,你们每周来半天,带着孩子闹一闹,拍张照就走,这叫照顾父母吗?” 大姐手里的筷子顿了顿,眼圈红了:“妹,我不是不想帮,我家孩子刚上小学,每天要辅导作业,老公又常年出差……”二姐也叹了口气:“我最近单位忙,天天加班,上次想接妈去我家住,妈说你这儿习惯,不肯去……”母亲拉着我的手,轻声说:“丫头,别怪你姐,她们也难,是我跟你爸赖着你,不想挪地方。” 那天下午,我们坐在客厅里,好好聊了一次。我说起每天的琐碎:父亲的药要定时吃,母亲的风湿要每天热敷,晚上起夜怕他们摔着,得把走廊的灯一直开着;姐姐们也说了自己的难处,大姐说可以每周二来帮忙做饭,二姐说每周四来帮父母洗澡,每月轮流带父母去医院复查。 后来,大姐每次来都会提前买好父母爱吃的软糕,帮父亲剪指甲;二姐会带着按摩仪,给母亲揉腿。周末再来时,孩子们也懂事了,会给外公外婆递水果,不再乱翻东西。我也不再一个人扛着,知道累了就跟姐姐们说,让她们过来搭把手。 其实我明白,姐姐们不是不孝顺,只是没看到我日常照顾的辛苦,而我也不该把委屈憋在心里,一家人之间,多沟通、多体谅,才能把父母照顾好。照顾老人也需要分工,比如用分药盒提前备好每天的药,给家里装个感应灯方便起夜,这些小细节能省不少事,大家一起出力,日子就不会那么累了。 如果你遇到和兄弟姐妹一起照顾父母的情况,会像我这样一开始自己扛着,还是早早跟他们沟通分工呢?
“马大哈妈妈!”上海,妈妈早上送女儿上学,看到女儿进校园后,就转身回家了,可没过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