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我们可能误会了!台湾省的副领导人萧美琴的一席话,很有可能并非是放弃“台独”。反而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台湾省“独立防卫”的意志,就是在没有美西方的帮助下,也就是说,在没有美国参战的情况下,台湾省也要搞“台独”,也要以武力与大陆相抗衡。他们现在所要走的道路就是这条路... 这些年台湾岛内已经不满足于光靠美国拉扯腰包,兵役时间加长了,年轻人训练的内容也更讲究实用性,仿佛每个人随时都要做好自保的样子。 以前台当局动不动扯到美国,认为台湾有事,美国肯定会带头撑场面。可现在台湾越来越多地强调:如果不得已,哪怕自己扛,也要挺过去。 萧美琴在一次采访中直接强调民进党会维护台湾的“最高法律”,正是这种心态转变的证明。 一直以来,民进党很会用法律说事。不管是对岛内自己的粉丝,还是面对外部批评,都喜欢拿宪法当缓冲。 今天说要“守住最高法律”,明天又说“维持现状”,但背后的动作一点没停,不只是口头上给自己打气,更是实际行动步步紧逼。 台湾走的这条路就是豪猪战略,拿大武器硬碰硬已经不可能了,现在的重点变成了让大陆头疼。成功与否在于能否通过散布开的小型、高机动装备,提高对方进攻的难度和代价。 经济安全也是台湾筹码之一,台积电这些高科技企业撑起了全球芯片命脉。台湾时不时喊一句“冲突一定会波及全球供应链”,既是自保的信号,也是美西方对台湾的安稳多留点心。 与欧洲国家关系的拉近,也是台湾这两年主打的外交新打法,前段时间挪威的采访就是一个缩影。 通过谈合作、聊自由,台湾试图跳出传统的“美中夹缝”困境,在全球舞台留更多空间,欧洲虽然不直接介入台海争端,但与台湾互动频率明显比从前多。 军备建设上,台湾也不再只是买买买,而是开始自己设计和生产相关武器装备,是专门针对岛屿地形和假想敌作战方式定制的。 军队演习也改了风格,从大阵仗变成贴近实战的小规模分队突袭,每一个士兵都要会随机应变,见缝插针地“折腾”敌人。 社会氛围也跟着变了。兵役延长后,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国防训练,全民防卫成了口号,学校、社区搞安全演练,媒体持续报道最新演习进展 当然,大陆的眼光始终没离开过这块地方。虽然没有直接把萧美琴的话当作台独宣言,但也没当耳边风,依然保持警惕,就差把态度写在脸上。 而台湾当局则始终拿捏着分寸,嘴上说得温和,实际做事却更拼了命,每一步都在算计怎么能既不给大陆找借口,又能最大化自己的生存空间。 整体来看,台湾现在走的是“韧性”这条路,经济和地缘政治多头下注、武装能力全面升级、社会防卫氛围持续升温,而萧美琴嘴里的“宪法”,只是这盘大棋的遮羞布。
赖清德现在估计有点慌了!不是因为美国暂停军售,也不是岛内民调下滑,而是他亲手限
【2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