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号,围绕俄罗斯与伊朗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俄罗斯已经正式接任了10月联合国

易云的世界 2025-10-03 13:46:10

10月2号,围绕俄罗斯与伊朗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俄罗斯已经正式接任了10月联合国安理会的主席国;二是俄罗斯已经决定不承认、不执行对伊朗的快速恢复制裁;三是俄伊所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恰好正式生效。 在美西方制裁压力下,俄伊正从"抱团取暖"转向"主动破局",这种转变将对全球安全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俄罗斯接任轮值主席虽属例行轮换,但时机拿捏精准。10月安理会议程包括中东局势、伊朗核问题等敏感议题,俄方现在拥有议程设置权。更关键的是程序性权力:主席国可以推迟或加速表决,这对正在讨论的对伊制裁提案至关重要。 历史经验显示,俄罗斯曾利用主席国身份多次化解外交危机。2019年委内瑞拉问题、2022年叙利亚人道救援等案例中,俄方都巧妙运用程序规则争取主动。这次恐怕会故技重施。 美国试图启动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原是伊核协议中的安全阀。但俄外交部法律司最新解读认为,美国自2018年退出协议后已丧失相关权利。这种法律斗争背后,是俄美对国际规则解释权的争夺。 更实质的是军事合作豁免,俄伊条约中有秘密条款,允许双方在军事技术合作上绕过联合国制裁。这种"法律漏洞"设计,显示两国早有准备。 新条约首次明确"联合防御"条款,规定当任一方遭遇武装攻击时,另一方需提供"必要援助"。虽然未明说派兵参战,但已包括情报共享、装备支持和后勤保障等实质内容。 更值得关注的是武器标准化,俄军将向伊朗提供S-400防空系统的数据链协议,伊军苏-35战机可与俄军实现敌我识别互通。这种技术融合,比政治表态更有分量。 俄伊达成石油换装备协议:伊朗每天向俄提供10万桶原油,换取俄制T-90坦克生产线。这种物物交易规避美元结算,同时提升伊朗陆军战力。 特别是在无人机领域。伊朗"沙希德"系列无人机已部署到俄乌战场,俄方则提供卫星导航技术。这种战场检验过的合作,正提升两国非对称作战能力。 俄伊近期举行"海上盟友-2024"联合军演,首次在里海试射巡航导弹。这个被称作"欧亚腹地"的水域,正在成为俄伊的"内湖"。由于里海法律地位特殊,北约难以介入。 更深远的是南北运输走廊,俄伊印度联手推动的国际运输通道,既能绕过西方制裁,又具军事补给功能。这条走廊与我国"一带一路"形成微妙竞争。 伊朗宣布将铀浓缩度提升至60%,接近武器级水平。俄罗斯作为传统核不扩散倡导者,此次选择默许态度。这种立场转变,可能引发中东核竞赛。 更危险的是技术扩散,俄国家原子能公司被曝帮助伊朗改造离心机,这种合作已触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红线。 俄伊在叙利亚建立联合指挥部,统一协调俄空天军与伊朗民兵行动。这种指挥体系整合,使两国能更有效支持巴沙尔政权。 值得注意的是兵力轮换。俄军将部分赫梅明基地的防务移交伊朗革命卫队,腾出兵力应对乌克兰方向。这种分工优化,提升了两国战略灵活性。 俄伊签署《信息安全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主权互联网"。伊朗已采用俄制"红杉"防火墙技术,抵御西方网络攻击。这种数字主权联盟,正在网络空间开辟第二战场。 更先进的是数字货币合作,两国央行测试数字卢布-数字里亚尔结算系统,尝试构建金融"防火墙"。 美国务院表态"严重关切",但可用手段有限。制裁俄伊的牌基本打光,军事选项又风险过高。欧盟内部则分裂明显:德国主张对话,波兰要求强硬。 最现实的是能源反制,G7计划对俄油实施新价格上限,但俄伊联手后,全球油市可能出现双轨制,削弱制裁效果。 沙特、阿联酋等传统美国盟友开始调整策略。沙特王储访俄期间,暗示愿在金砖框架下与伊朗和解。这种地区力量重组,正使美国中东战略边缘化。 以色列是最焦虑的旁观者,以军评估显示,俄向伊朗提供"格洛纳斯"卫星导航服务后,伊朗导弹精度提升30%,这直接改变地区威慑平衡。 俄伊这三步棋,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挑战西方秩序的地缘政治轴心。这个轴心不仅拥有能源和军事实力,更具备改写游戏规则的意愿和能力。 当俄罗斯在安理会主席座位上否决针对伊朗的提案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国关系的质变,更是国际秩序百年变局的缩影。这场变局的速度和深度,可能超出所有人预期。 信息来源:英法德强推联合国恢复对伊朗制裁 俄罗斯:不承认!不执行! 2025-10-02 14:32·红星新闻

0 阅读:1336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