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以为中国只会“强烈谴责”了,这一次,我们用一句“支持你”,就差点把欧盟吓死!很多人以为,我方发言人那句“支持欧洲发挥更大作用”,是句软话。错了!真相是,在美国正逼着欧洲独自扛起乌克兰这个烂摊子时,中国这句“支持”,等于直接把欧盟架在火上烤,逼得冯德莱恩连夜出来求饶! 这事儿得先从俄乌冲突的大背景说起,最近这大半年,美国甩锅给欧洲的小动作简直明摆着。大家都知道,美国前前后后给乌克兰批了1750亿美元的援助,可现在新的援助款卡在国会动不了,理由扯什么“国内预算紧张”,说白了就是不想再当这个“冤大头”了。 尤其是今年8月底,布林肯跑到布鲁塞尔开会,对着北约和欧盟官员说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欧洲应该承担起对乌援助的主要责任,毕竟冲突就在欧洲家门口”。 这话听着有理,实则就是把烂摊子往欧洲怀里塞,自己琢磨着怎么抽身。要知道,当时拜登政府急着在任期结束前把国会之前批的旧援助花光,嘴上喊着“每一美元都要花在乌克兰”,可字里行间全是“接下来该你们上了”的意味。 可欧洲早就被折腾得快扛不住了。这两年多下来,欧洲就像根绷到极致的橡皮筋,一边被美国逼着“再加把劲”,一边国内的窟窿越来越大。能源危机刚缓过来点,通胀又没压下去,去年冬天不少国家老百姓连暖气都舍不得开,更别说难民潮带来的社会矛盾了。 今年4月欧洲还闹了场大停电,6000万人一下子陷入黑暗,这才让他们彻底明白,自己的能源安全早成了摆设。就在欧洲寻思着找个借口松口气的时候,中国这句“支持欧洲发挥更大作用”突然冒了出来,看似是给面子,实则是把窗户纸给捅破了。 有人说中国这是在挑拨欧美关系,这话可太冤枉人了。咱们得摸着良心说,俄乌冲突里最受伤的是谁?是欧洲的老百姓啊!能源涨价、物价飞涨,这些苦果都是他们实打实咽下去的。 可美国呢?隔着大西洋隔岸观火,还趁机赚得盆满钵满。就说液化天然气吧,虽然这两年价格趋于稳定,但前些年美国卖给欧洲的价格比给亚洲的足足高了30%,光这一项就从欧洲赚走几百亿美元。 更黑心的是美国军火商,瑞典那个和平研究所刚出的报告显示,2020到2024年,欧洲从美国买的武器翻了一倍还多,美国武器在欧洲进口里的占比都从52%升到64%了。F-16战机、爱国者导弹这些家伙事儿,战前欧洲哪买这么多?说白了,美国就是借着战争收割欧洲,而欧洲还傻傻当冤大头。 中国这句“支持”,其实是在帮欧洲把话说透:你得想想自己的利益到底是什么?别跟着美国瞎转悠了。要知道,中国从来没逼着欧洲选边站。之前欧洲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咱们没说过一句指责的话;现在欧洲遇上难处了,咱们不光说支持,还实打实给帮忙。 中国这话正好戳中了欧美之间的裂痕。美国一边喊着让欧洲扛责任,一边还在贸易上给欧洲使绊子,特朗普动不动就挥舞关税大棒,逼欧盟站队。可欧洲心里门儿清,自己要搞气候治理、产业升级,离了中国根本玩不转。 从碳市场标准到电动汽车电池,中国既是最大市场又是技术最强的,宁德时代在西班牙投40亿欧元建电池厂,一下创造2000个岗位,这可是美国给不了的实惠。 冯德莱恩的态度转变就是最明显的信号。以前她总跟着美国对华强硬,可中国这句“支持”之后,她在联合国大会上跟中国会面,联合声明里居然用了“相互理解”这种软话,跟以前判若两人。 这哪是突然转性了?分明是被架在火上烤得没办法了。欧盟现在的处境太尴尬:跟着美国走,就得继续当冤大头,国内老百姓不答应;跟美国掰扯,又怕失去靠山。 中国这句“支持”,等于是给了欧洲一个台阶,却也把他们的两难处境摆到了明面上——你要是真“发挥更大作用”,就得跟美国划清界限;要是不敢,那就是承认自己说了不算。 现在大家总算看明白了,中国这句“支持你”,比一百句“强烈谴责”都管用。它不是要挑拨离间,而是把事实摆出来,让欧洲自己想明白该站哪边。毕竟在多极世界里,欧洲不该是美国的附庸,更该为自己的老百姓着想。 冯德莱恩后来的软态度,说白了就是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既不想得罪美国,又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合作伙伴。这恰恰说明,中国这步棋走对了——不施压、不指责,就用一句“支持”点醒梦中人,既体现了大国格局,又戳中了问题的要害。 所以别再觉得中国只会说场面话了,这一次的“支持你”,藏着的是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是给欧洲的清醒剂,更是对美国收割盟友的无声反击。 欧盟要是真能想明白,跟着中国搞合作共赢,总比当美国的冤大头强得多。这大概就是中国的智慧——不用拳头,只用一句真话,就能搅动全局。
别再以为中国只会“强烈谴责”了,这一次,我们用一句“支持你”,就差点把欧盟吓死!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03 09:03:18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