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10月03日讯据motorsport.com报道,本周末的新加坡大奖赛被FIA列为“高温风险”赛事,预计周六和周日气温将达到31°C,这意味着所有赛车必须配备可操作降温背心的额外组件。车手可以选择是否穿戴背心,但若不穿,则需增加额外配重。
降温背心的引入源于FIA对极端高温高湿度比赛的关注——最早是2023年卡塔尔大奖赛上,当时萨金特因高温被迫退赛,而奥康则在比赛末段在头盔中反复呕吐。自此,各车队开始测试降温背心,但技术和实际使用上仍存在诸多挑战,因此目前仍为可选装备,预计到2026年将成为强制。
早在本赛季巴林站,乔治-拉塞尔就首次佩戴降温背心参赛。他表示,背心不仅提升了舒适度,还让他更好地应对赛车后段严重电控问题,最终意外拿下领奖台。他还表示:“背心在高温环境下能显著提升精神和体能状态。”
不过,背心设计仍有一些实际问题。系统约50米的细管将冷却液循环于车手身体周围,增加了体积,影响狭窄座舱的贴合度。管线接口原先在臀部上方,被认为不理想,现在改到前方,但仍可能影响安全带操作。背心在赛车内高温环境下运行不稳,有时冷却效果不足,甚至出现热液体循环的情况。
而尽管如此,车手普遍认为在新加坡这样的高温湿热赛道值得尝试。兰斯-斯特罗尔表示:“无论怎么训练,高温比赛总是非常艰苦。驾驶舱内温度极高,但背心能带来些许缓解。”
而塞恩斯补充道:“早期系统只能维持半小时,现在至少能撑一小时。比赛两小时,如果背心失效,我依然会完成比赛并保持状态,但如果它有效,就能少受一些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