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政策与需求双重加码,黄金赛道如何布局? 政策面:国家给储能行业按了“快进键” 9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型储能新起点》特别调查报道,聚焦储能行业“一芯难求”的现象。这一供需关系的紧张态势,犹如强劲引擎,直接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使其呈现出活跃之势,各方力量纷纷涌入,市场氛围愈发炽热。9月以来,多家储能企业股价攀升,反映了市场对储能行业前景的强烈看好。 近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如同一把火,彻底点燃了市场的热情,让整个市场瞬间沸腾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文件里定了两个硬指标:2027年储能装机要冲到1.8亿千瓦以上,到2035年风光总装机36亿千瓦。这相当于未来十年风光行业每年要新增近2亿千瓦的装机,而每新增1千瓦风光装机的背后,都意味着对应比例的储能配套,否则这些“不稳定的绿电”根本并不了网。 从本质层面而言,这无疑是新能源消纳领域一道无可回避的“必答题”。它如同摆在面前的关键关卡,亟待我们攻克。随着风电与光伏发电量持续攀升,电网对储能用于调峰调频的需求愈发迫切。这就如同拧开水龙头后,需桶承接水流,储能对于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而言,实乃不可或缺之要素。政策的底气也体现在钱上——光到2027年,这个行动方案就能带动的直接投资就达2500亿元,而地方政府的绿电补贴、储能电站电价机制改革等配套政策还在后面排队。 基本面:数据炸裂,产业从“内卷”到“外卷” 若将政策比作点火器,那基本面恰似行业的燃料桶。点火器可触发燃烧,燃料桶则为持续燃烧提供能量,二者于行业发展皆不可或缺。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激增115%。其中,中国独占94%的份额,以近乎“以一敌十”的压倒性优势,在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展现出强劲实力。 宁德时代 、海辰这些龙头三季度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海外客户为了抢产能甚至愿意加价插队——这种场景像极了2021年的芯片荒。 更厉害的是,储能市场开始“分层竞争”: 国内市场:大基地项目拼价格,工商业储能算账期,企业盈利靠的是技术和成本控制能力; 海外市场:欧洲户储、美国大储订单溢价更高,但需要过硬的品牌认证和本地化服务能力。这一现象直接促使产业链利润呈两极集中态势:上游的电芯厂与下游的系统集成商获利更为丰厚,在市场的“盛宴”中得以尽享更多红利。 投资机会:三个方向挖金子 电芯玩家:强者恒强 宁德时代(300750)等龙头企业表现卓越,储能电芯毛利率达25%以上,远超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如宁德神行超充电池适配储能;海外渠道,像特斯拉Megapack订单,皆是核心看点。二线厂商像海辰储能(未上市)、 亿纬锂能 ( 300014 )则靠灵活打法抢细分市场。 系统集成:轻资产模式的春天 储能电站设计堪称一门精巧的技术艺术。电池包的配置、温控系统的搭建,皆需精准考量。这些细节抉择,与项目收益率紧密相连,容不得丝毫马虎。 阳光电源 ( 300274 )凭借逆变器老本行打通光储一体化,而 海博思创 这类独立集成商(据传拟IPO)则靠“不赌电芯”的开放策略收割订单。这类公司没有重资产包袱,现金流更健康。 绕不开的“卖铲人” 储能爆发必然带动周边产业: 温控: 英维克 ( 002837 )的液冷方案逐渐成主流; 变流器(PCS):除 阳光电源 外, 上能电气 ( 300827 )在大储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钠离子电池虽尚未大规模放量,但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未上市的中科海钠与鹏辉能源(300438)在研发上持续推进,其进展或许能打破磷酸铁锂长期以来的垄断局面。 风险提示:别被火热冲昏头 行业虽火,但玩家们已经开始拼刺刀。今年电芯价格已经比去年降了20%,未来三年产能释放后可能再打价格战。更为棘手的是,参照光伏产业过往遭遇,欧美正暗自谋划针对中国储能领域构筑贸易壁垒,此等行径无疑会给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故而,挑选公司需考量两项关键硬指标:其一,技术壁垒是否足够高;其二,是否提前在海外渠道布局卡位。如此指标,可作选司之重要参考。 总之,储能确实站在十年风口的起点,但能飞多高,得看企业能不能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浪潮里游出硬实力。
储能行业:政策与需求双重加码,黄金赛道如何布局? 政策面:国家给储能行业按了“
袁绍八点
2025-10-02 22:46:31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