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喜中喜!中国领跑核聚变研发,从“做实验“迈向“做电站”! 国

小斌斌说科技 2025-10-02 13:57:17

国庆喜中喜!中国领跑核聚变研发,从“做实验“迈向“做电站”!

国庆日上午九点半,中国核聚变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其落位装备仪式在合肥举行,值此国庆佳节,真是喜中之喜啊! 杜瓦底座成功落位,不仅是BEST项目工程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我国聚变研究从跟跑并跑走向领跑的鲜明注脚,具有其重大意义。 为人造太阳打下一根定海神针。直径18米、高5米、重400吨的杜瓦底座,是主机系统最重、尺寸最大的单体部件,也是后续所有核心部件的地基。它一次吊装成功,意味着大吨位、大尺度、亚毫米精度的聚变堆装备技术在我国首次走通,验证了总装-测量-调整-焊接全流程工艺,为今后批量建造核变电站提供了标准化模板。 把卡脖子清单变成了杀手锏清单。杜瓦底座需同时满足超高真空、超低温、超强电磁和辐射环境的四重极端条件,对材料焊接、无损检测、形位控制提出极限要求。此次国产化率超过90%。大厚度316 LN奥氏体不锈钢窄间隙焊接一次合格率100%,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聚变堆级大型不锈钢厚壁件的核心制造与检测技术,彻底打破国外的工艺垄断。 把施工图变成了时间表,杜瓦底座落位后,真空室、TF磁体、冷屏等关键部件可依次搭积木式插入,主体安装周期由此前的串行改为并行,整体工期预计缩短8~10个月。按照ITER计划经验,底座到首次等离子体放电平均需6~7年,BST若能在2027年前后放电,将首次把中国速度写入国际聚变工程史,为CFETR提前探路。 杜瓦底座看似只是400吨的不锈钢“大碗“,实则是中国聚变人从“做实验“迈向“做电站“的压舱石。它今天稳稳落在合肥科学岛,未来可能托起的是人类能源史上的一次换道超车。

0 阅读:208

评论列表

潮起又潮落

潮起又潮落

3
2025-10-02 15:26

做出来再说,江湖险恶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