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国家给石家庄造纸厂下达了年利润17万元的任务,厂领导却由于连年亏损不

陈砚之 2025-10-02 11:47:25

1984年,国家给石家庄造纸厂下达了年利润17万元的任务,厂领导却由于连年亏损不敢接下。销售科长马胜利却在厂门前贴出《向领导班子表决心》:我请求承包造纸厂! 马胜利1938年出生在河北保定清苑县头抬村,回族家庭。1955年17岁那年,他进石家庄造纸厂当操作工,从底层干起。厂里那时候还算稳定,他每天处理纸浆,学着机器运转的基本套路。几年下来,调到销售岗位,负责推销卫生纸。那个年代,国企铁饭碗稳当,可市场变化快,他开始留意外头小厂的做法。连续三年亏损从1981年拉开序幕,厂子工资拖欠成常态,他收入也跟着缩水。作为销售科长,接触订单多,看到大卷卫生纸卖不动,仓库堆积如山。他没急着跳槽,而是琢磨出路,私下跟老工人聊分切规格的想法。46岁时,他积累了销售经验,在厂里有点号召力,常提建议却被领导否决。国家任务下来前,他已经在笔记本上写承包计划,觉得穷则变变则通,得试一试。 厂领导面对17万利润指标,算来算去觉得办不到,通过上报改成允许亏损10万。这事儿传开,工人日子更紧巴,收入锐减。马胜利不干了,3月28日贴出大字报,直书请求承包,承诺利润工资翻番,用不到目标甘愿法律制裁。办法是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对外搞活经济,对内从严治厂,关心群众生活。厂里炸锅,领导层开会批斗,说这是夺权。销售科长身份让他在工人中熟面孔,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试试也好,反正继续亏也没指望。风波上报市政府,大部分领导担心先例,怕国有资产流失。可王葆华市长力挺,说厂子拖累财政,800多人吃饭问题得解决。4月19日,市政府批准,马胜利签合同接手,领导交权时不情愿,等着看笑话。 接手第一件事,马胜利调整产品。大卷卫生纸市场饱和,他改成六种规格,添颜色和香味,迎合不同人群。80年代个性释放,这些创新立竿见影,产品卖到全国。第一月利润21万,一年140万,次年280万,再次年320万。厂子从包袱变明星,上缴利润多,工人收入涨。马胜利名声大噪,四次见邓小平,拿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两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其他亏损厂打横幅欢迎他承包,其实想学经验。他当真了,觉得模式能复制。从1988年起,签约全国20多省100多家造纸厂,组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总部在石家庄厂。成立那天鞭炮响,铜字招牌挂起。他忙着到处签约和演讲,传授经商之道,听众挤满场子。 集团一建,问题就冒头。马胜利没管理百厂实力,派石家庄厂普通员工去外厂当总经理,经验复制不了,反成累赘。成立时没提前跟市政府打招呼,剪彩才邀领导,惹人不快。造纸门槛低,其他厂效仿,抢市场。集团负担重,1990年下半年石家庄厂亏300多万,1991年5月解散。马胜利回过头管本厂,可为时已晚,亏损继续。1995年厂资不抵债破产,朝阳企业集团公司接收,他56岁以退离名义走人。退休三个月,他在石家庄火车站北开马胜利包子铺,卖两年因道路建设拆除。转开纸品经销公司,推援旺牌和六月雪牌餐巾纸,几年后关门。上级给国务院特殊津贴,退休工资提到930元。 马胜利晚年反思,客观上是通讯落后管不住百厂,主观上是丢了创新,爱盲目扩张。2004年西湖论剑,他跟亿万企业家坐一块,泪洒当场。后来双星集团聘他当副总经理兼纸业公司总经理,他誓言五年成亿万富翁。可经营分歧大,几个月后带老伴回家。朋友邀帮忙给几千月薪,他觉得像打发乞丐,拒绝重出。2014年2月6日,他在石家庄家去世,享年76岁。一代厂长就这样收场,起落间道尽改革酸甜。

0 阅读: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