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消息,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电视台报道,当地轻轨于9月29日开始测试。据了解,这是中亚地区首条城市轻轨,旨在缓解早晚高峰的交通拥堵,预计能将沿线居民的上班时间缩短三成以上。 该项目由负责建设的东方大国企业承建,涉及到轨道铺设、技术标准、列车控制系统等各个方面。 轻轨作为重要交通设施,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中哈合作的成功范本。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望为未来在更多领域开展类似合作提供借鉴。 阿斯塔纳街头这些天格外热闹,人们抬头总能望见那列崭新的蓝色列车在轨道上安静滑行。从9月29日起,这条全长22.4公里的轻轨正式启动试运行,标志着中亚地区首条城市轻轨即将从蓝图驶入现实。 轻轨列车配备了GoA4全自动控制系统,这是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级别。驾驶室里没有司机,列车却能精准控制车距、平稳停靠、自动开关门。来自中国的阿斯勒别克·杜伊谢巴耶夫董事长自豪地解释,这套系统让阿斯塔纳跻身新加坡、迪拜等少数拥有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的城市行列。 试运行初期,列车以10公里/小时的谨慎速度在112号站和113号站之间往返。这个阶段将持续至少6个月,工程师们要反复测试轨道、车站、通信网络和车辆性能,确保未来运营的万无一失。 阿斯塔纳的冬天是建设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当地冬季极端低温能达到零下50℃,长达六个月的严寒期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中建六局项目执行经理纪成龙回忆,他刚到这里时就被这里的天气“震惊了”。 建设者们选用特殊耐寒材料,创新施工工艺,巧妙安排工序。在修建车辆段时,团队在2月先挖掘基坑,待天气回暖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与时间赛跑。 轻轨穿过阿斯塔纳核心区域,串联起世博园、国防部、总统府和国家博物馆等重要地标。通车后,线路两端的通勤时间将缩短近一半,这对人口快速增长的首都而言,无疑是缓解交通压力的及时雨。 当地居民丽丽住在城郊,现在乘坐公交车到市中心需要一个半小时。“有了轻轨,我只需要20分钟,”她期待着说,“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期待它早日通车。” 在试运行现场,轻轨驾驶员阿依达尔·纳德尔别科夫分享了他的激动心情:“我们在阿斯塔纳开始了理论培训,并在中国提升了实践技能。作为哈萨克斯坦首批驾驶新型交通工具的人员之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深感荣幸。” 按照计划,全面测试完成后,这条轻轨系统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到那时,阿斯塔纳市民将亲身体验到中国建造带来的出行变革,目睹这条蜿蜒22.4公里的钢铁巨龙如何重塑城市脉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转发,美国媒体人对印度人的辣评,针针见血,毫不留情:印度人的本质是第三世界的寄生
【3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