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给男孩喝了一口糖竟致呕吐晕厥从“一口糖水险致命”想到的:家长真得绷紧这根弦
西安12岁男孩这事看得人揪心——就因为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当成“累着了”,喂了口糖水,差点把孩子推向危险边缘。这不是“粗心”,是咱们对儿童糖尿病的认知盲区,还有处理突发症状的“想当然”,才埋下了祸根 。
首先得分清“两种不舒服”:普通疲劳或吃坏肚子,呕吐腹痛歇会儿能缓解,孩子神志清楚;但DKA是“进行性加重”,越歇越差,还会多饮多尿、呼吸有烂苹果味,精神从嗜睡变模糊,这时候千万别乱喂东西。尤其要记死:低血糖(冷汗、手抖)补糖救命,DKA补糖就是“火上浇油”,血糖飙得越高,酮体越毒,脑细胞越伤。
其次,家长得主动做“预防功课”:家里有糖尿病亲戚的,每年必 须带孩子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不低;平时少给孩子喝含糖饮料、吃蛋糕糖果,换成无糖茶、苹果蓝莓这些;假期旅游、学习累的时候,孩子喊不舒服,先对照“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降),别上来就归为“中暑”“吃坏了” 。
最后,真遇到疑似情况,别慌但别拖:立刻停掉所有含糖的,包括果汁、糖果;孩子呕吐就侧躺,防止呛到窒息;有家用血糖仪赶紧测,超过13.9就火速送医,跟医生说清楚症状和家族病史,别等昏迷了才重视。
说到底,这事儿蕞该警醒的是:别把糖尿病当成“老年病”,孩子也可能得,早期信号藏得深,家长多留心、少想当然,比啥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