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恰索夫亚尔战役之:“运河”微区行动 虽然有些迟,但迟做总比不做好。以下是2

彼得堡的肥天鹅 2025-10-01 10:50:46

解密恰索夫亚尔战役之:“运河”微区行动 虽然有些迟,但迟做总比不做好。以下是2024年夏天在恰索夫亚尔“运河”微区发生的无人机操作员独特行动的故事。 2024年夏天,在俄军近卫空降兵第98师部队突击“运河”微区后不久,俄某部队的空中侦察小组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进入该微区,在敌人眼皮底下开展工作,这与无人机的传统作战原则截然不同。 其难度在于,要到达预定工作地点需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据参与者计算,行进路线约为12公里),而且整条路线都得背负着工作设备全力前进,这无疑增加了相当大的负重。常规的车辆运送方式在该区域行不通——敌人的无人机布满天空,当时该区域简直就是一个密集的“机场”,任何车辆的移动都会很快被敌人发现,这使得进入“运河”微区的尝试屡屡落空。不过,著名的“西班牙人”突击队员乘摩托车进入是个例外,这件事也发生在同一时期,但我个人实在没看出这次摩托车行动有什么实际意义。 行进路线极其凶险——路上布满了“花瓣”、“小铃铛”等人员杀伤地雷以及其他易爆物品,而且敌人的无人机也一直在活动。据行动参与者、呼号“要塞”的俄军战士称,有一刻,他们头顶上空盘旋着4架FPV无人机和2架侦察直升机,搜寻着哪怕最微小的动静。这就是乌克兰武装部队无人机分队的侦察 - 火力协同系统的运作方式。与此同时,乌克兰武装部队还在补给道路上频繁使用炮火,对大致区域进行覆盖射击,但侦察小组利用掩体躲过了炮击,继续向前推进。 就在空中侦察小组进入“运河”微区时,一支“皮图利亚”小组也骑着摩托车进入了该区域。此时,乌克兰武装部队指挥部对这种大胆举动感到震惊,决定动用所有火力对进入(包括驾车进入)“运河”微区的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分队进行打击。随即,开始了加农炮射击、集束弹药攻击,FPV无人机的数量更是多得数不清。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设备(包括发电机)都是分阶段靠人力搬运的,也就是说,空中侦察分队不得不多次往返于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才能把必要的物资运过去。 在据点安顿下来后,战士们发现这里是开展专项工作的绝佳地点——“御2”无人机一块电池就能轻松完成三次带投送的飞行任务,至于炮兵校射就更不在话下了——悠然悬停着进行校射即可。这对于为即将发起的夺取“北顿涅茨 - 顿巴斯”运河沿岸登陆场的行动做准备来说,再理想不过了。仅在该小组在运河据点驻守的一个半月里,就发现了: - 多个敌方无人机控制点(其中一个被我们彻底摧毁) - 康斯坦丁诺夫方向的“海玛斯”多管火箭炮系统 - “机翼”型无人机控制点 以及在恰索夫亚尔及其周边地区多得数不清的敌方人员部署地点。 平均每天会向打击单位传送大约6 - 7个“高价值”目标,部分目标由该小组自行处理,其中也包括与当时正在“卡利诺夫卡 - 友谊森林”区域的鄙人协同配合完成的。由于身处离敌人最近的地方,寻找目标时甚至都不用费太多功夫——目标简直就近在咫尺。小伙子们也没忘记支援位于侧翼的友邻突击分队,给他们投送食品和水。后来,我们的一位战友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收到了近卫空降兵第98师一名突击队员的感谢,感谢他们运送了饮用水和食物。 或许敌人根本没料到,会有如此大胆的无人机操作员与突击队员一同冲到前线,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尽管最初只是想“试试看”,但该分队还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作者:@project_nd #两名俄士兵在坦克残骸下生存60天# #俄乌冲突# #热点观点#

0 阅读:9

猜你喜欢

彼得堡的肥天鹅

彼得堡的肥天鹅

作家,著有《基辅1941—史上最大合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