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被敌人重重围困,一位农妇将他藏在家中,谁知敌人进村搜查时,这位名叫黄菊喜的农妇却突然指向自己家,大喊:“你们要找的人,就在我家!” 村民们瞬间惊呆了,都骂她是个忘恩负义的叛徒。 敌军冲进黄菊喜的家,果然抓走了一个人。 然而,他们抓走的并非毛主席,而是黄菊喜的二儿子吴朝炳。 早在1927年,毛主席到村里宣传革命思想时,黄菊喜就发现,这位年轻的革命者和自己的二儿子长得惊人地相似。她当时还高兴地认了毛主席当干儿子,主席也亲切地称她一声“黄菊妈”。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缘分,却在六年后的生死关头,成了一个悲壮的伏笔。 敌人押着吴朝炳扬长而去,当晚就将他残忍杀害。黄菊喜用自己儿子的命,换来了毛主席的安全转移。 但这,仅仅是她献给革命的第一个孩子。 没过多久,她的大儿子吴朝义,在攻打江西铜锣的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而牺牲。 她的小儿子吴朝福,在另一次战斗中,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她的大女儿吴凤桂和小女儿吴满桂,也先后因从事革命活动而被捕,最终惨死在敌人的牢狱之中。 短短数年,五个亲生儿女,全部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黄菊喜自己也没能幸免,她曾落入敌手,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才捡回一条命。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失去了所有孩子的母亲,不愿给组织添麻烦,独自在外漂泊了十余年。 直到1959年,一封来自北京的亲笔信送到了她的手上。 写信的人,正是毛主席。 信中,毛主席邀请她到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十周年大典。 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见到她,没有称呼她“黄菊喜同志”,而是像当年一样,饱含深情地喊了一声:“妈!” 主席对身边的人说:“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对黄菊喜而言,这声“妈”,或许是对她失去的五个孩子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她那份沉重如山的付出的最高敬意。 【消息源自:《黄菊妈:一片丹心照日月,五腔碧血写春秋》2019-03-29 中国军网】
1933年,毛主席被敌人重重围困,一位农妇将他藏在家中,谁知敌人进村搜查时,这位
自由的吹海风
2025-10-01 08:31: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