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罗普娱记 2025-10-01 07:29:17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用!俄军开始给俄罗斯各个炼油厂关键设施,全部都安装大型铁丝网! 这种反无人机铁丝防护网确实比防空导弹、高射炮甚至激光防空炮都管用,还能24小时全天候随时拦截乌军无人机。 这一切都得从乌军无人机对俄炼油厂的袭击说起。2025年8月10日,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就突袭了俄罗斯萨拉托夫炼油厂,这座年加工能力达700万吨原油、专门给俄军提供石油产品的关键设施,当场发生多次爆炸和火灾,还造成1人死亡,附近居民都被紧急疏散到学校安置。 其实这不是个例,俄乌冲突以来,小型无人机已经超过战机和火炮,成了战场上最让人头疼的威胁,尤其是炼油厂这类大型基础设施,更是无人机重点打击的目标。可之前俄军靠S-300、S-400防空导弹防御,根本挡不住。 为啥这些昂贵的防空导弹不管用?最重要的是成本太不划算。乌军用来袭击炼油厂的无人机,很多和俄罗斯“天竺葵-2”是一个路子,都是用民用航模零件拼的,长3.5米,翼展2.5米,重量才200千克,成本低得很。 而一枚S-400导弹造价就得几百万美元,用这玩意儿去打几千美元的无人机,就像拿金条砸蚊子,打下来十架无人机的成本,够买上百枚导弹了,长期耗下去根本吃不消。 更关键的是,导弹是用来打大型战机的,对付这种小个头无人机精度不够,往往导弹还没锁定,无人机就已经冲到设施跟前了,拦截成功率低得可怜。 再说说高射炮,看着火力猛,实际也不管用。高射炮得靠人盯着瞄准,可无人机飞得低、速度快,还能绕着设施转圈,炮手根本来不及反应。 而且高射炮打起来弹药消耗飞快,一天下来就得花好几万美金,可拦截率还不到10%,经常是炮声震天响,无人机照样炸目标。 有前线部队统计过,平均打几百发高射炮弹才能打下一架无人机,这么低的效率,根本保护不了大面积的炼油厂。 就连听起来很先进的激光防空炮,实际用起来也毛病一大堆。俄军之前在顿巴斯战场部署过激光武器,虽然72小时击落过230架无人机,但这玩意儿就是个“娇贵货”。 它得接稳定的外接电源,炼油厂周围哪有那么多发电设备跟着,一旦断电就成了摆设。而且激光得瞄准目标3秒以上才能击落,要是遇上刮风下雨、起大雾,命中率立马降一半。 乌军现在都用“蜂群战术”,一下子放几十架无人机过来,激光炮一次只能打一架,等打完第一架,其他无人机早就炸到储油罐上了。俄军那款“手杖”激光枪,就算射程提到1500米,还是只能单点打击,面对多目标突袭根本没用。 这时候铁丝网的好处就显出来了,看似简陋,实则戳中了无人机的命门。这种反无人机铁丝防护网和军队给坦克装的“蚊帐”一个道理,网眼特别细密,刚好能拦住无人机。 乌军无人机要袭击炼油厂的储油罐、反应塔这些关键部位,必须低空俯冲,一撞上铁丝网就会被缠住螺旋桨,要么直接坠落,要么偏离航线,就算爆炸了,因为铁丝网离设施还有一米多距离,爆炸的威力也传不到设备上,顶多把网炸个小洞,补一下就行。 俄军早就在战场上试过这招了,之前在顿涅茨克的补给道路上,搭过长达2公里的“保护网通道”,专门拦乌军的FPV无人机,效果特别好。那些无人机要么被网缠住掉下来,要么只能绕着飞,根本伤不到下面的车队。 后来连坦克都学乖了,在炮塔上装格栅装甲这种“铁棚子”,刚开始西方媒体还嘲笑难看,结果实战证明能有效防无人机,乌军和后来的以军坦克都跟着装了。 现在把这招用到炼油厂,就是把道路保护网的经验搬过来,给储油罐、输油管道这些关键地方都罩上,等于给设施穿了件“铁外衣”。 铁丝网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省事又便宜。找些钢材编网,再立几根支撑杆,工兵一天就能装好几千平方米,成本也就几百块钱一米,比导弹零头都不到。 而且这东西不用电、不用人盯,24小时往那儿一立就行,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能接着干活。就算被无人机炸破个洞,找块新网补上,十几分钟就搞定,根本不耽误防护。 不像导弹和激光炮,得专门派人维护,还得备着弹药和燃料,稍微出点故障就歇菜。 说到底,打仗不是看装备多先进,管用才是硬道理。乌军的无人机就是靠低成本、多数量来偷袭,而铁丝网正好用低成本的办法捏住了它的软肋。那些防空导弹、激光炮看着唬人,可要么太贵,要么太娇贵,根本不适合对付这种“小打小闹”的偷袭。 俄军也算吃一堑长一智,终于明白与其靠高科技硬抗,不如用铁丝网这种实在的办法,把炼油厂的关键地方都护起来,既能24小时防着无人机,又花不了多少钱,这才是真的找对了门路。

0 阅读:134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