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十位伟大女性一览: 1.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正国级,享年88岁 2.邓颖超,周总理夫人、正国级,终年88岁 3.何香疑,廖仲恺夫人、副国级,终年94岁 4.康克清,朱 德 夫 人 、副国级,享年81岁 5.蔡 畅 ,李富春夫人、副国级,享年90岁 6.史 良 ,陆殿栋夫人、副国级,享年85岁 7.陈慕华,钟 毅 夫 人 、副国级,享年90岁 8.李德全,冯玉祥夫人、副国级,享年76岁 9.吴仪,终身未婚、副国级,85岁(健在) 10.雷洁琼,严景耀夫人、副国级,享年106岁 中国历史上出过不少厉害的女性,真要从新中国开始数起,也够讲上一整天。 但你要我挑,就这十位,不能少。 宋庆龄出身好,脑子清楚,读的书比男人还多。 不是说她会几种语言或者学过神学,这些都其次。重要的是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退让。 当年孙中山身边女的多,她是唯一一个从头跟到尾的,还不是靠着夫妻关系,而是看得远。 国共第一次合作,她推的。 抗战一开始,她第一个发声。很多人骂她,信她不多,她也不说什么,该干的还是干。等到北上出席政协会议,她明知道自己是国民党那边的,还偏偏走了。 因为她心里有杆秤,不看颜色,只看方向。 邓颖超你不能只记得她是周恩来的夫人。 说实话,她是那个时代里,最不喜欢别人提她“夫人”身份的人。她年轻时候参与五四,十几岁就在街头喊口号,跟谁都能掰手腕。她和周恩来结婚后,两个人像战友一样,并肩走过长征。 新中国成立后,她不图名不图位,主动去做妇联工作,推婚姻法,跑基层,组织调查,那不是动动嘴皮子,是一户一户地走,很多是穷乡僻壤里的婚姻暴力、童养媳,她都碰过。 外人看她温和,其实骨子里拧得很。 何香凝原本是画家,喜欢清静,可一辈子都没得安生。 丈夫廖仲恺被暗杀那年,她一下就明白了,自己要从画室走出去,卷进政治的泥潭。 她干的是最不好干的活儿——侨务。这事听着轻巧,实际上哪家有事,哪个地方华侨闹意见,她都得出面。她能处理好,是因为她说话不拐弯,性格直,又稳得住阵脚。 她一生提倡女权,但没喊过口号,全靠做事撑起来。 蔡畅身上最特别的,是她不是“革命家的太太”,而是个自己站得住的共产党人。 她干的事,挺扎实,搞妇女运动,搞组织建设,后来参加长征,还带着几百号女兵。 一路上什么样的苦没吃过?可她一口气坚持下来。后来她是全国妇联的创始人之一,是真正靠自己干出来的地位。 李德全身上的故事,带点意外。 她原本是冯玉祥将军的妻子,夫妻俩感情好,一起做事,结果冯在去政协的船上出事,人没了。她没哭闹,转身接过了丈夫的未竟之事。 她搞教育、搞卫生、建妇女组织,干得不比谁差,她后来进政协,是国家卫生系统的顶梁柱,很多医疗基础建设有她一份力。 史良是律师出身,她一直认为,法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摆设。 新中国成立后,她当了司法部长,是建国后第一部《婚姻法》的关键推手。 她最恨的就是走过场,一有什么会议、表态,她就要加一句“具体怎么落实”,别人听着累,她觉得这是底线。 雷洁琼是教书先生出身。 早年去美国念社会学,拿了硕士学位,回国教书,讲的是实事求是。 她其实不喜欢做官,但历史推着她往前走。抗战时她组织妇女搞救亡运动,后来看不过城市治理乱象,就接了北京市副市长的职位。 90多岁了还跑去香港参加政权交接,坐在台上,人没说几句话,但神情让人踏实。 康克清是打仗出身,跟朱德是夫妻,性格跟朱德完全不同。 她当年带过女子义勇队,拿过枪,吃过苦。建国后她在妇联干了好多年,是孩子和妇女的代言人。她不是那种讲理论的领导,她讲的是怎么把事情落地。 哪个地方孩子上不了学,她就跑去找人;哪个部门办事拖拉,她就拎着文件去催。她做事不讲场面,讲效率。她说过一句话,“你别给我唱高调,给我结果。” 陈慕华往高层走,是凭本事。她在延安是第一个女参谋,打仗有一套。 后来搞经济,去谈判,和外国人坐在一桌上不落下风。她不会英语,全靠翻译,但气势就摆在那儿。她不喜欢媒体,尽量少露面。但人家都知道她脾气硬,说一不二。 1995年她主持世界妇女大会,那场面大,开得很成功,她一句虚话没说,把会议压住了。 吴仪是这十人里最“当代”的一个。 她生在抗战那年,小时候家里出事,父母都不在了,和哥哥过日子。她靠念书进了大学,进了国企,再一路升上去。 最让人记住的是2003年非典,她当时是副总理,临时兼了卫生部长。 她们十个人,一个个走的路都不一样。 但她们都不是说漂亮话的主儿,做事不带声响,靠的是手里一件一件地干,干完了也不吆喝。 她们留下的,不是塑像,也不是标语,而是一些人、一些制度、一些改不了的规矩。 你站在今天回头看,那些年改婚姻法、建妇联、跑基层、搞谈判,说穿了,都不是写出来的光荣,是干出来的活路。
新中国十位伟大女性一览: 1.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正国级,享年88岁 2.邓颖超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0-01 01:43:45
0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