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1年,特务张树桥落网,面对审讯,张树桥语出惊人:“不怕告诉你们,我的同伙是华北军区的参谋长,你们还不放了我!”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出现了一幕令人费解的场景,当许多将领都在为自己的军衔略低而感到有些失落时,但有一个人的情况,却让所有知情者都陷入了沉默。 他就是王长江,一个在抗日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疯子司令”。 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彪炳的英雄,最后肩上却只扛了一枚大校军衔,要知道,他曾经的老搭档、政委旷伏兆都被被授予了中将,就连他的副手韩伟也是中将。 甚至就连他手下的一批师团级干部,比如龙福才、叶楚屏都成了开国少将,其他人的封号都不低,可为何一个司令员却只能被封大校军衔? 这事恐怕还要1950年一个不速之客的到访说起,那天,时任华北军区参谋长的王长江见到了一位故人——张树桥。 此人曾在三十年代做过他的副官,在王长江的印象里张树桥是个精明干练的下属,但此刻的张树桥确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一副走投无路的样子。 张树桥告诉王长江,长城抗战时,他以父亲病重为由请假回家,从此与部队断了联系,多年来,家人相继离世,自己做生意也赔了个精光,如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面对张树桥的遭遇,心地善良、极重旧情的王长江看着昔日部下的惨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 决定给他些金钱过活。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张树桥拒绝了王长江的金钱资助,只希望他能给自己安排一份能糊口的工作。 而张树桥这份坦诚之举,也让王长江彻底放下了戒备,觉他是个有骨气的人,于是,王长江没多想,更没有经过任何组织调查,就动用职权,将张树桥安排进了石家庄的中海炼油厂当石油工人。 要知道,石油厂在当时可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工业基地,王长江本以为是给张树桥安排了一份简单的工作,可让他没想到的,张树桥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国民党的一名特务。 进入炼油厂后,张树桥一边秘密绘制厂区布局、记录生产数据,将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出去;另一边,则暗中制造了多起生产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张树桥潜伏在炼油厂做出的举动竟一直未被发现,直到1951年,随着一个特务组织的破获,张树桥的身份这才被暴露并被公安机关抓捕落网。 当警卫人员对张树桥进行审判时,他拒不认罪,最后竟反咬一口,诬告王长江是他的同伙,企图以此要挟组织。 事关国家大事,军委方面也对此高度重视,连夜召开会议后决定立刻暂停王长江的职务,将他进行隔离审查。 就当调查人员将他为张树桥安排工作的证据摆在面前时,王长江震惊了,也彻底悔悟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的“善心”和“失察”,为国家造成了多么巨大的隐患。 调查持续了大半年,最终结论是:王长江对张的特务身份毫不知情,纯属被蒙骗,但“用人失察”、“为敌特提供便利”的责任无可推卸。 组织给出的处分是严厉的,他从华北军区参谋长降为山东菏泽军分区的一名副司令员,党内则给予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而这一切,最终都“量化”在了1955年那枚沉甸甸的大校军衔上。 面对这一切,王长江没有公开抱怨过一句,在一些会议上,他还主动劝慰那些为军衔问题想不通的老战友,他也把这个教训刻进了骨子里,晚年时常告诫后辈,一定要警惕“熟人陷阱”,任何时候都不能因私情而误了公事。 主要信源:原华北军区参谋长王长江个人回忆录手稿;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战史》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