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潜伏美国37年的特工金无怠被捕,面对注定失败的审判和严刑,他却对监管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9-30 22:31:52

1986年,潜伏美国37年的特工金无怠被捕,面对注定失败的审判和严刑,他却对监管人员平静地说:“能给我个塑料袋吗?我想吐。” 监管人员不知道,这个看似无力的请求,将是这位王牌间谍对美国情报系统发起的最后一次攻击。 金无怠的公开身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一名资深东亚政策分析师,一个彬彬有礼、业务精湛的学者型官员。 但在1944年,他真正的身份就已确定,当时他还是燕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周恩来亲自批准了他的潜伏任务。 任务只有一个,打入美国核心。 金无怠凭借出色的语言天赋和新闻系背景,先是在上海的美国新闻处工作,随后又在朝鲜战争中为美军担任翻译。 他表现得太出色了,以至于美国人主动邀请他加入中情局。 1952年,金无怠正式成为一名CIA探员,一把最隐秘的利刃,插进了敌人的心脏。 此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向中国传递了无数关键情报。 朝鲜战争期间,他提前告知了美军的停战底线,为志愿军在谈判桌上争取了巨大的主动权。 越南战争期间,他更是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意图等核心国策,提前送回了北京。 这一切,他做得滴水不漏,甚至在退休后,中情局还因其“业务能力出众”,主动返聘他继续工作。 他本可以就这样功成身退,成为情报史上一个完美的传说。 然而,意外发生在1985年。 当时,我方一名高级情报官员俞强声叛逃美国,为了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交出了一份名单,名单上第一个名字,就是金无怠。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如获至宝,但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而是秘密调查了近一年,直到掌握了所有证据。 被捕后,金无怠拒绝了所有审讯,他知道,开口与否,结局都一样。 美国人以为抓到了一张王牌,可以用来和中国谈判,或者撬开更多情报。 但金无怠决定自己来结束这场游戏。 他利用监管人员的麻痹大意,要来了一个塑料袋,平静地套在自己头上,用一根鞋带勒紧,结束了自己63岁的生命。 他用死亡守住了最后的秘密,也让美国情报机构的盘算彻底落空。 这位英雄从未在正面战场上开过一枪,却用长达37年的潜伏,在无声的战线上,保卫了他的国家。 【消息源自:《澎湃新闻——陈晓平:“超级间谍”金无怠家世考》2016-03-24 澎湃新闻】

0 阅读:0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