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全球RPA领军企业Uipath宣布了 2025年9月30日,全球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领军企业UiPath宣布与AI芯片巨头英伟达达成合作,消息直接推动其盘前股价暴涨23%。此次合作的核心是“AI赋能自动化”,将英伟达的AI技术融入UiPath的自动化软件,让原本仅能执行重复指令的机器人,具备复杂思考与判断能力,从单纯处理数据,升级为自主核验发票、排查报告错误,甚至辅助医生分析病历,还能应用于工厂流水线,自主检测零件瑕疵、实时调整生产节奏,实现效率翻倍。 这场合作堪称“强强联合”:UiPath作为行业领头羊,客户涵盖美国银行、丰田等巨头,获微软、腾讯投资,去年季度营收超3.5亿美元,毛利率高达90%,其Automation Cloud平台能快速交付完整自动化方案,提供99.9%正常运行时间保证,还通过HITRUST等安全认证,兼具效率与可靠性;英伟达的GPU芯片则是AI领域核心硬件,被比作“AI的大脑”,此次合作中,UiPath提供“自动化肌肉”,英伟达提供“AI神经”,共同为机器人赋予“感知与决策能力”。此前UiPath已推出新一代智能体自动化平台,支持低代码与专业代码结合构建智能体,此次与英伟达合作更是强化了其“统一AI、RPA及人类决策”的战略方向。 但热闹背后暗藏两大现实疑问。其一,技术普惠性不足:目前UiPath 80%客户是财富500强企业,其企业级解决方案虽能降低大型企业TCO、缩短ROI周期,但高昂成本让中小公司难以承担,暂无法享受技术红利。其二,就业替代焦虑加剧:AI+自动化的普及正冲击传统岗位,银行柜员或被智能客服替代,会计对账可由机器人秒完成,甚至工厂80%的工人都可能被机器取代,效率还显著提升。支持方认为这能帮企业降本、提社会效率;担忧者则指出,若普通人跟不上技术迭代,基础“打杂”岗位或消失,而UiPath“解放重复劳动”的目标,并未明确“解放后人类的新方向”。 如今,AI自动化究竟是帮人类“偷懒”的工具,还是抢饭碗的威胁?若老板明天引入机器人同事,该期待还是焦虑?这一问题,正成为技术发展中无法回避的讨论焦点。
就在刚刚 全球RPA领军企业Uipath宣布了 2025年9月30日,全球RPA
静静听风吟
2025-09-30 21:48:06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