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王震去日本考察,出发前,周总理特意交代:“去了日本,不要买他们的东西。”王震到了日本后,却坚持买2样东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7年秋,北京机场一架即将起飞的专机旁,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与送行人员一一握手道别。 这次他肩负重要使命,将率领中国农业代表团赴日考察。 临行前,一位老战友打趣地问道:"老王,你这抗日名将要去日本,心里打不打怵?" 没等王震回答,身旁的毛主席朗声笑道:"你们还不了解他?天底下就没有让王震害怕的事!" 王震的革命征程始于1927年。 这个出身湖南浏阳农民家庭的汉子,自幼饱尝人间艰辛,最终选择投身革命洪流。 在湘赣苏区的烽火岁月中,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1934年,红六军团奉命西征,王震与萧克巧妙配合,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成功突破敌军重重包围。 据说蒋介石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亲自下令悬赏捉拿王震。 重创一个营赏3000银元,歼灭一个团赏8000银元,活捉王震者封司令长官。 抗日战争时期,王震担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创造了许多经典战例。 1937年10月,在山西崞县的王董堡伏击战中,他指挥部队冒着日军4架飞机的轰炸,成功击毁日军汽车30辆,毙伤敌军300余人。 捷报传来,贺龙师长亲自到旅部祝贺,并幽默地交代新任务。 当晚,王震就率部攻克平社车站,生俘日军十余人。 这些战果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受命主持农垦工作。 1950年,在中苏合作开发新疆资源的谈判中,苏联总领事提出苛刻条件,要求以低价购买新疆土地和矿产资源。 谈判桌上,王震听到这些不平等条款后,猛地一拍桌子。 声称打了一辈子仗,就是为了不让中国人再受欺负!现在想让签卖国条约,门都没有! 事后毛主席称赞道:"看来搞外交还得有几个武将撑腰。" 1957年访日期间,王震展现出了务实开放的态度。 虽然中日尚未建交,但他坚持以专业眼光考察日本农业。 在考察途中,他发现日本农民使用的手扶拖拉机非常适合中国南方的水田作业,立即下车详细了解性能。 尽管出行前周总理特意嘱咐"不要购买日本商品",但王震还是顶着压力,自费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批农业薄膜样品。 回国后,周总理既好笑又欣慰地说:"我就知道你这胡子脾气改不了,不过这次破例破得好!" 这些样品后来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手扶拖拉机很快在全国推广,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小铁牛";地膜覆盖技术则在新疆垦区率先试用,使棉花产量大幅提高。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为了推广地膜技术,王震亲自与农场场长签订责任书,承诺若超额完成产量就发放奖金。 半年后,邓小平视察新疆时,看到长势喜人的地膜棉,连连称赞:"王胡子,你这个头带得好!" 从战场到田野,从军事到外交,王震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豪情和实干家的锐气。 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但他干一行、钻一行,在各个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革命者的传奇,更展现了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情怀和责任担当。 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 主要信源:(人民网——王震违背了“禁令”)
1957年,王震去日本考察,出发前,周总理特意交代:“去了日本,不要买他们的东西
浅笑对风吟
2025-09-30 21:43:23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