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苹果、华为、小米等头部科技厂商集中发布新品,提升了市场对智能终端设备的关注度。而支撑这些创新产品落地的,是庞大且精密的产业链与区域产业生态。在全球智能终端制造领域,东莞已成为重要的关键节点。
近期,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东莞篇,重点聚焦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和智能终端产业两大集群,从产业数据角度深入剖析了东莞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超2.5万家企业构建东莞第一支柱
东莞的产业生态网络由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的镇街构成。据启信宝数据,东莞已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的重点产业集群布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五批)名单;自2023年起,潮流玩具、数控装备、造纸及纸制品、食品制造、毛绒玩具、线缆、环保包装、信创等8个产业陆续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仅2025年就有4个产业入选。这些集群认定时间连贯且领域细分,反映出东莞产业的活力。
在东莞整体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是第一大支柱产业。启信宝数据显示,该产业集群以通信设备为核心,聚集了超2.5万家企业。其中,既有华为、OPPO等成熟企业,也包括立讯技术(立讯精密子公司)、天域半导体、先之科半导体等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共同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中上游具备较强实力,聚集了多家代表性企业。启信宝数据显示,上游以电子专用材料产业为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域半导体在该领域表现突出;中游涵盖主动元件与被动元件产业,在封装测试、光电子器件等领域拥有产能优势,代表企业包括安世半导体、易事特集团等。此外,2023年底新成立的光楚科技、光茂科技,借助国资背景逐步在行业内获得关注。
产业链下游企业数量较多,在多个领域发力,推动产业价值释放。启信宝数据显示,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物联网三类应用场景的相关企业数量总和,占电子信息全产业链企业数量的50%以上。应用场景的高度集中,使智能终端产业(作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细分领域)持续带动芯片、显示、通信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
智能终端产业:超2万家企业参与空间布局
从上世纪为诺基亚代工,到如今成为全球智能终端制造的重要基地,东莞在智能终端领域不断积累。《东莞智能移动终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白皮书(2025年)》显示,全球每五部手机中,就有一部产自东莞,东莞智能终端产业已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据启信宝数据,截至目前,东莞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共聚集超2万家企业,其中包括24家上市企业、1430家科技认定企业以及135家大型企业。除智能手机外,东莞在VR/AR、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智能终端领域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启信宝数据显示,在VR/AR设备领域,智能眼镜相关品牌数量最多,超过VR头显、AR眼镜和VR全景摄像机三类企业数量之和;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TWS耳机相关企业超100家,数量居首,其次是智能手表与手环;从应用场景来看,工业制造类企业数量领先,影音娱乐类企业次之,商用影音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
在空间布局上,东莞智能终端产业形成了以松山湖高新区和长安镇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启信宝数据显示,松山湖高新区以集成电路设计资源为主要特色;长安镇被誉为“手机小镇”,在两大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约2000亿元规模的产业矩阵;滨海湾新区则在光电子器件与半导体封测领域,逐步成为新的增长区域。
东莞智能终端产业的实力,不仅体现在坚实的中上游产业基础,还体现在其借助AI技术,积极布局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新兴终端设备,为产业变革持续储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