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墨西哥今天突然宣布了! 2025年9月30日,墨西哥经济部突然宣布对中

折奉 2025-09-30 15:01:49

就在刚刚 墨西哥今天突然宣布了! 2025年9月30日,墨西哥经济部突然宣布对中国自粘胶带发起反倾销调查,距离中国商务部9月25日宣布对墨西哥贸易壁垒调查仅五天。 被调查的自粘胶带并非普通商品,中国是全球最大压敏胶带生产国,占全球产量65%,其中高端工业胶带是汽车、电子产业链关键辅料。墨西哥汽车产业年消耗工业胶带达3.5亿美元,中国产品凭借价格优势占据40%市场份额。 墨西哥汽车厂使用的胶带中,70%用于出口美国整车配套,若对中国胶带加税,将推高墨西哥制造汽车成本,直接影响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显然经过精心算计。 五天反应周期打破墨西哥反倾销调查纪录,通常墨方从收到企业申请到立案平均需45天,此次高速流程显示政府直接干预。 更深层的是北美政策协调,9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刚发布《对华贸易政策评估报告》,建议盟友加强贸易救济措施。墨西哥此次行动,既是对美方要求的响应,又避免直接卷入美中冲突。 2024年中墨贸易额突破1200亿美元,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但逆差达380亿美元,主要来自工业中间品进口。胶带这类“小商品”背后,是墨西哥制造业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 反观墨西哥对美贸易,顺差连续三年超1300亿美元。许多中国组件经墨西哥加工后出口美国,这种“转口贸易”正成为美中贸易战新焦点,胶带调查实为试探中国反应,为更大规模贸易调整铺路。 墨西哥选择反倾销而非反补贴调查,体现法律策略。反倾销只需证明低价倾销和产业损害,而反补贴需证实政府资助,举证更难。且反倾销税可实施5年,反补贴通常4年,更利长期保护。 更巧妙的是产品范围界定。调查涵盖的胶带型号特意排除医疗用胶带,避免触及疫情物资敏感线。这种精细划分,既展示强硬又不失灵活,为后续谈判留有余地。 墨西哥行动背后有美国影子。2024年美墨加协定更新条款规定,三国需协调对“非市场经济体”贸易政策。美国商务部9月初曾发布报告,指中国胶带企业获超额补贴,这份报告成为墨方立案的重要依据。 但墨西哥也保持独立性。未直接采用美国提出的45%税率建议,而是自行启动调查。这种“跟进但不盲从”的策略,体现中等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之道。 中国商务部9月25日调查直指墨西哥软肋,美墨碧根果占中国进口量30%,且主要产区位于墨西哥革命制度票仓州。贸易壁垒调查则针对墨西哥2024年新出台的“原产地证明强化规定”,该规定使中国商品清关时间延长3倍。 中国调查启动日恰逢墨西哥总统出访美国前一周,打乱其外交议程,这种“围魏救赵”策略,显示中国对墨政策日趋成熟。 墨西哥正承接中国转移的制造业,2024年墨吸收外资4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60%投向汽车、电子产业。但中国零部件仍是这些产业命脉,形成“美国市场-墨西哥组装-中国组件”的新型三角贸易。 美国要求提高北美本土化率,中国希望保住市场份额,墨西哥夹在中间。胶带争端表面是贸易摩擦,实则是供应链主导权争夺。 墨西哥外长奉行“均衡外交”,既参加美国主导的“近岸外包倡议”,又加入中国倡导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这种走钢丝策略,需要高超的危机管理能力。 此次胶带风波成为试金石,墨西哥通过快速反击展示独立性,又控制冲突规模避免恶化对华关系。这种精准拿捏,是中等国家外交的典范之作。 根据WTO规则,反倾销初步裁定需在60天内作出。届时将迎来三个重要事件:美国大选初选启动、APEC领导人会议召开、美墨加协定年度审议。这些事件可能影响最终裁决。 若墨西哥征收10-15%中等税率,可能被解读为象征性姿态;若超过25%,则意味实质性脱钩。这个数字将成为中美墨三角关系的温度计。 中国胶带企业需调整战略。单纯价格优势已不可持续,应加快墨西哥本地化生产。安徽某胶带厂已在新莱昂州设厂,利用当地原材料降低关税影响,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更长远的是标准竞争,中国应推动胶带行业国际标准制定,摆脱低价竞争陷阱。参与ISO/TC61塑料技术委员会工作,从规则层面提升话语权。 墨西哥行动引发全球南方国家关注。巴西、印度等国同样面临中国工业品竞争,但也需要中国投资。墨中贸易摩擦的处理方式,可能成为南方国家应对中国经济的参考模板。 更深刻的是发展模式思考。如何既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又保护本土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共同课题。墨西哥的“选择性保护”策略,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墨西哥的胶带反倾销调查,看似是小商品引发的小摩擦,实则是全球贸易秩序大变革的缩影。当供应链安全取代效率成为首要考量,当地缘政治渗入商业决策,传统的贸易规则正在被改写。 信息来源:墨西哥对华自粘胶带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5年09月30日 11:32:29 财联社

0 阅读:1
折奉

折奉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