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需要更多的担当 魏建军的这期《对话》,听起来不像战略发布会,更像一堂关于“企业寿命”的公开课。当整个行业在新能源的浪潮里拼命刷存在感时,他却在反复强调“四不为”的底线和“油电平等”的常识。这看似保守,实则是一种罕见的战略定力。
他的野心早已超越了一城一池的销量得失。布局全动力、坚持全球化、投巨资建实验室,这些都是在构建一套难以被短期模仿的系统竞争力。这种打法不追求瞬间爆红,而是要让长城成为一家能穿越周期、真正参与全球竞赛的企业。他把KPI定为“用户满意度”和“员工过上好日子”,这恰恰揭示了商业的本质——最终比拼的是谁能为更多人创造持续的价值。
中国汽车不缺一夜爆红的故事,缺的是愿意“耐住寂寞走20年”的长期主义者。魏建军的“老派”,在这种语境下,反而成了一种最前瞻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