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最近有点“内耗”。
产量创纪录,进口货一波接一波,可下游补库却悄悄停了。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社会库存居然周度回升,这是半年来第一次。
工厂堆着货,买方却不再急着进货,市场像一场没人先出牌的扑克局。
盐湖的冬天还没到,但青海的新生产线已经提前投产,成本低到让人害怕。
智利和阿根廷的货也陆续靠岸,进口价比国内现货低了整整三成。
这哪是供需平衡,分明是供给端在悄悄“降维打击”。
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江西云母限产,审批卡在材料补交上,年底能落地都算运气。
但有意思的是,没人真敢大举做空。
因为固态电池的风,又吹起来了。
工信部的规划里明确写了2028年上车目标,宁德时代也说2026年就能小批量生产。
虽然现在离量产还远,可市场已经开始为“未来多用30%锂”提前定价。
这就像你明明还没买房,但听说隔壁要建地铁,房价就先涨了。
资金在撤退。
期货持仓下降,多头减仓,空头悄悄加码,价差结构从“近月贵”变成“远月贵”,说明大家开始怕11月以后货太多。
可没人敢重仓空,因为谁也不知道,哪天固态电池的新闻会不会突然引爆情绪。
现在的碳酸锂,像一个在悬崖边跳舞的人。
脚下是过剩的库存和廉价的进口货,头顶是虚无缥缈却足够诱人的技术幻想。
它不涨,是因为没人真信;它不跌,是因为没人敢赌输。
如果你手里有货,别急着抛,也别追高。7万是心理线,6.8是底线。
等库存连续两周往上走,再考虑空单。
真正决定价格的,不是今天谁买了多少,而是明年谁家的电池能真正用上固态材料——那时候,锂才真正从商品,变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