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表示,要阻止中国武统台湾,欧洲有杀招,西方国家有能力让中国的GDP增长率下跌

蒙图信众 2025-09-29 20:26:01

德媒表示,要阻止中国武统台湾,欧洲有杀招,西方国家有能力让中国的GDP增长率下跌17%。根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媒援引ECFR地缘经济研究专家阿加特·德马赖斯的观点表示,欧盟的市场准入是对中国最有力的杠杆。而这将极大的震慑中国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信源:张屹博士——若中国武统,德外长叫嚣会出手干预,美媒:会赔上繁荣的德国经济 德国这次瞎掺和台湾这事,实在是认不清现实 先看阿加特·德马赖斯这一论调,从实际经贸往来的全貌看,欧盟市场对中国的核心价值确实难以替代。 在贸易规模与顺差层面,欧盟市场宛如一块坚实的 “压舱石”——2024 年中欧贸易额突破 8320 亿美元,其中新能源产业链占比攀升至 31%; 具体到产业领域,新能源产品的表现尤为亮眼,隆基、晶科在波兰布局的光伏组件基地,2024 年对欧出货量暴涨 187%及时填补了欧盟 40% 的光伏装机需求缺口。 汽车出口领域同样对欧盟市场高度依赖,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已达 15%,如今德国街头的中国车企充电桩数量,甚至超过了星巴克门店的数量; 在产业链协作维度,中欧在高端制造与绿色转型领域已形成深度绑定的 “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早已超越简单的贸易往来,渗透到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上游原材料环节,德国化工厂 27% 的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巴斯夫集团正是看中中国光伏电价比欧洲低 40% 的成本优势,毅然将原本布局在匈牙利的生产线迁至南京。 中游产能互补方面,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设的动力电池工厂,为欧洲市场供应 23% 的动力电池,成为宝马、大众等车企推进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下游技术协同领域,华为与博世联合研发的 5G 工业互联网协议,已获得欧洲 12 国核心制造商的认证,成为德国推进工业 4.0 升级的重要技术保障。 不过,德国似乎忘了,他的强硬立场在欧盟内部并未形成统一共识,各国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对华政策的态度差异显著。 核心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尤为突出:法国公开斥责美国 “用关税收割盟友”,明确反对对华加税,深怕此举影响空客等企业的在华订单; 荷兰则选择暗中为中国企业开绿灯,不愿因半导体出口管制错失中国市场,毕竟中国是荷兰半导体设备的重要买家; 对于欧盟中小国家而言,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高,欧洲议会一份报告显示,14 个成员国在通信设备领域高度依赖中国,其中塞浦路斯的依赖度达到 100; 若实施全面市场封锁,这些国家的数字转型进程将至少推迟 3 年,额外产生的成本超 200 亿欧元,这种代价是许多中小国家难以承受的。 更关键的是,对华实施市场封锁终将引发 “双输” 结局,对欧洲产业的打击堪称 “致命”,这种打击已在部分领域初现端倪。 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比欧洲低 32%,这种成本优势不仅体现在劳动力上,更体现在供应链的完整性与效率上 一旦失去中国供应链,德国本土电池管理系统成本将上涨 35%,如今宝马已不得不放下身段,恢复从中国采购相关部件。 在能源转型方面,2025 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欧盟 170% 的光伏组件进口来自中国,若切断这一供应,欧盟绿色能源目标将推迟 5 至 8 年; 而绿色能源转型是欧洲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这一延迟将让欧洲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中国的反制措施已逐步落地,不仅对稀土加征 25% 出口关税,卡住欧洲军工与新能源产业的 “命脉”; 还启动了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核心原料,这一调查将直接影响欧洲光伏产业的成本与发展。 这些举措无不凸显出市场封锁行为的不可持续性与严重危害性,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合作共赢才是中欧经贸关系的唯一正确选择。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