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当地时间9月28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当天凌晨,俄防

瑶台倚仙风 2025-09-29 19:15:04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当地时间9月28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当天凌晨,俄防空系统在多地共击毁41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库尔斯克州12架、布良斯克州10架。 此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乌军采用多波次、多方向、小集群的“蜂群战术”,将廉价商用无人机改装为袭击武器,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饱和攻击”,用低成本的无人机群消耗俄军昂贵的防空导弹,当一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S-300系统拦截数千美元的无人机时,即便战术成功,战略上已陷入被动。 这种战术的核心是“用金币打麻雀”。乌克兰改装的无人机成本极低,例如FPV穿越机仅需500-1200美元,加上3D打印的尾翼和简易引信,总成本甚至不到2000美元。 而俄军一枚S-300导弹造价约100万美元,一套完整的S-300防空系统更是高达上亿美元。乌军通过密集发射无人机群,迫使俄军防空系统持续开火,导致其弹药库存快速消耗。 例如2025年7月俄军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时,乌军仅用价值5000美元的拦截无人机就成功击落多架俄军“天竺葵-2”无人机,成本优势显著。 乌军的无人机改装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他们将民用无人机搭载铝热剂燃烧弹,可产生高达3000℃的高温,足以熔化钢铁,对俄军的装甲车和防御工事造成严重破坏。 此外乌军还开发了“蜂群协同”技术,通过AI算法优化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和攻击目标,使俄军的防空系统难以同时应对多个方向的威胁。例如2025年9月乌军对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炼油厂的袭击中,多架无人机通过协同作战突破俄军防线,引发储油罐连环爆炸,直接影响了俄军的后勤补给。 面对乌军的“蜂群战术”,俄军也在积极采取反制措施。他们部署了“克拉苏哈-4”电子干扰系统,可在35公里范围内干扰无人机的通信链路。同时,俄军还研发了光纤制导无人机,通过物理线缆传输数据,避免了电磁干扰的影响。 这种无人机可在强电磁环境下保持稳定通信,实现对乌军目标的精确打击。例如,2025年5月俄军在顿巴斯地区使用光纤无人机摧毁了乌军多个指挥所,有效压制了乌军的反攻能力。 然而,俄军的反制措施也存在局限性。光纤无人机的线缆容易被树枝、铁丝网等障碍物割断,且作战半径受限于线缆长度,通常不超过20公里。此外,俄军的防空系统仍难以应对大规模的无人机群。 例如2025年9月乌军对俄罗斯基里什斯基炼油厂的袭击中,俄军虽然击落了部分无人机,但仍有几架突破防御,导致炼油厂停产一个月,直接影响了俄军前线15%的柴油供应。 这场无人机对抗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经济实力的比拼。乌克兰通过“低成本、高消耗”的战术,迫使俄军在防空作战中付出巨大代价。而俄军为了应对无人机威胁,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反制技术和装备,进一步加剧了其经济负担。 据统计,2024年俄罗斯军费开支占财政预算的41%,军工产业占经济比重从3%涨到10%,但民用制造业却萎缩了12%,通胀率高达9.5%。 从战略层面来看,乌军的“蜂群战术”正在改变战争的形态。传统的防空系统在面对大规模无人机群时显得力不从心,而低成本的无人机却能对高价值目标造成重大破坏。这种“非对称作战”模式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流,迫使各国重新评估其防空战略和装备发展方向。 目前俄乌双方的无人机对抗仍在持续升级。乌军不断改进无人机的性能和战术,而俄军则在研发更先进的反制技术。这场“无人机战争”的结果不仅将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也将为全球军事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环球时报 【俄称在多地击落乌无人机 乌称俄对多地实施大规模空袭】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