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搀扶反被讹:谁在寒了见义勇为者的心?‌ 2025年9月,一起“男子扶老人

文武都全 2025-09-29 18:46:23

‌好心搀扶反被讹:谁在寒了见义勇为者的心?‌ 2025年9月,一起“男子扶老人反遭诬陷”的事件引发全网愤慨。视频中,一名年轻男子主动搀扶摔倒的70岁老人,却被对方家属咬定是肇事者,索赔3万元。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指责,男子耗时十余天自费调取监控、寻找目击者,最终以确凿证据洗清冤屈。而家属轻飘飘的一句“弄错了”便想息事宁人,连一句正式的道歉都显得敷衍。 这并非个例。从“彭宇案”到近年多起扶老纠纷,见义勇为者往往陷入“自证清白”的困境。当普通人需耗费时间、金钱甚至承受名誉损失才能证明善良,而诬陷者仅需一句“误会”就能抽身,社会公平何在?更令人心寒的是,有关部门在此类事件中常以“证据不足”为由缺席,将举证责任完全推给受害者。试问:若男子未能找到监控,他的人生是否将背负终身污名? 法律对诬陷行为的宽容,实则是变相纵容。若讹诈成本为零,未来老人摔倒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不会是“扶不扶”,而是“跑不跑”。当善良成为高风险行为,社会的道德基石将彻底崩塌。网友的愤怒并非针对个案,而是对“好人寒心、恶人逍遥”的集体焦虑。 ‌完善法律‌:对诬陷见义勇为者明确追责,纳入征信系统并处以高额赔偿; ‌简化举证‌:公安部门应主动介入调查,利用技术手段还原真相; ‌设立补偿基金‌:为被诬陷者提供法律援助及精神损害赔偿。 “两只老鼠”污染不了整个社会,但若纵容它们横行,终将无人敢做干净的“奶酪”。唯有让诬陷者付出代价,才能让善意不再颤抖。

0 阅读:0
文武都全

文武都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