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歼20都造出来了,却造不出美国阿帕奇这种直升机?说实在话,阿帕奇直升机自问世以来,稳坐全球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头把交椅,但中国的歼-20一出场,其他战机都得靠边站站。 这俩虽说都能飞上天,可压根就是两条道上的家伙,一个是捅破天的 “空中刺客”,一个是贴地爬的 “装甲屠夫”,造它们的门道差着十万八千里,压根不能用 “能造这个就该能造那个” 来套。 先说说歼 - 20 是干啥的 —— 它的活儿是在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高空抢制空权,得飞得快、藏得深,一个加速就能突破音障,靠着隐身涂层和气动布局躲雷达,说白了就是 “来无影去无踪,一刀致命”。 可阿帕奇呢?它一辈子都在离地面几十米的 “一树之高” 晃悠,专打坦克、支援步兵,得扛着机枪导弹还能在山沟里钻来钻去,甚至被地面火力打中几发还能飞回去。 你想啊,一个要在干净的高空拼速度隐身,一个要在复杂的低空扛冲击抗毁伤,这设计逻辑从根上就不一样。 最核心的门道在发动机上,这俩用的发动机简直是两个物种。 歼 - 20 装的涡扇发动机,就像个 “短跑健将”,讲究的是瞬间爆发力,燃烧室温度能飙到 1700 度,比钢的熔点还高,靠的是精密冷却系统硬扛,目的就是把战机猛地推上天、加速突破。 可阿帕奇的涡轴发动机是个 “拧螺丝的大力士”,不追求快,追求持续稳定的扭矩输出 —— 直升机悬停的时候,旋翼得一刻不停转,发动机得像攥着螺丝似的持续发力,还得扛住低空气流的剧烈震动,轴承、齿轮箱天天在 “震动模式” 下工作,材料和结构设计全是另一种学问。 以前咱们的涡轴发动机确实差点意思,不是功率不够,就是抗疲劳性跟不上,这可不是造涡扇的技术能直接平移过来的。 再说说发展的路子,中国航空工业是 “先保天,再固地”。 早年间咱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敌人的战机轰炸,所以优先砸钱搞战斗机,从歼 - 7、歼 - 8 一路追到歼 - 20,几十年下来把制空权的家底攒得厚实。 可直升机起步晚多了,上世纪才从仿制苏联的直 - 5 开始,早期连民用直升机都得靠进口,更别说重型武装直升机了。 阿帕奇从 1975 年就开始试飞,打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一路打一路改,光实战数据就攒了几十年,哪里容易被打坏、哪里需要加装甲、导弹怎么打更准,全是用实战喂出来的经验。 咱们的直 - 10、直 - 19 这些年才慢慢成熟,没经历过这么多实战打磨,重型化的步子自然得稳着来。 而且别以为咱们造不出来类似的,只是没按阿帕奇的路子走。阿帕奇是美国全球部署的需求催出来的,得长途奔袭支援地面部队,所以搞成重型的。 咱们更讲究 “体系配合”,地面有坦克、无人机,武直不需要非得搞成阿帕奇那么重的 “铁疙瘩”,中型的直 - 10 配上先进的反坦克导弹,照样能打穿坦克装甲。 这些年涡轴发动机也追上了,新的涡轴 - 16 功率上去了,抗毁设计也跟上了,真要搞重型武直,技术上早不是坎儿,只是看咱们的需求而已。 说到底,这就像能造顶级手术刀,不代表能造最好的挖掘机 —— 都是精密机械,但用途不同、门道不同,发展节奏也不同。 歼 - 20 的突破证明咱们能啃下高端航空的硬骨头,而直升机领域的进步也在一步步来,不是造不出来,只是时候未到,更不会照着别人的模子硬抄。 毕竟武器装备这东西,合自己的用才是最好的,你说对吧?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10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