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千亿富豪左晖因肺癌去世后,留下了1038亿身家,可谓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奇怪的是他确诊后,第一时间就花大价钱去美国治疗,看最好的医生用最贵的药,结果还是没能留住自己的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1年5月20日,贝壳找房发布公告,创始人左晖因肺癌去世,终年50岁,这个消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在为公司的美国上市奔波。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位身家1038亿的富豪,在生命最后阶段几乎动用了能想到的所有医疗资源,飞往美国接受治疗,用上最前沿的药物和疗法,可最终还是没能留住自己的命。 左晖的求医经历几乎是所有富豪的标准路径,2013年,他在体检中查出肺癌,医生建议立即手术,那次手术切除了他三分之一的肺叶,术后他接受了化疗,还尝试了一些实验性的细胞疗法。 当时他42岁,正是链家扩张的关键期,全国门店数量激增,他几乎没有给自己留出多少恢复时间,很快又投入到工作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20年,癌症复发且迅速扩散。 他这次选择了去美国,在斯坦福医疗中心接受治疗,整层病房被包下,由多位肿瘤专家组成的团队全天候会诊,使用的靶向药物很多还没在国内上市,每一针的价格都是天文数字。 除了药物,他还接受了免疫疗法和其他前沿手段,可这些努力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治疗过程中,他的体力急剧下降,头发大量脱落,身体越来越虚弱,癌细胞的扩散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最终所有的尝试都变成了徒劳。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左晖几乎不抽烟,生活习惯在企业家里算得上健康,他是北京国安队的铁杆球迷,还专门收藏了巴塞罗那球星哈维的6号球衣。 他喜欢哈维在球场上的组织作用,觉得自己做的也是连接和组织的工作,链家和贝壳就像一个足球场,让更多人加入进来,让规则变得更完善,可他忽略的是创业早期那些透支身体的日子。 2001年刚创立链家时,他常常整夜睡不着觉,脑子里全是公司的事,后来规模扩大,他又开始全国各地跑,2008年去北大读EMBA的时候,课程和工作两头忙,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种高强度的状态持续了十几年,身体的代价在多年后集中爆发出来。 左晖用二十年时间确实改变了一些东西,2001年他在甜水园开第一家链家门店时,提出了"真房源,假一赔百"的口号,当时北京的二手房市场乱象丛生,假房源满天飞,中介吃差价是常态。 他这个承诺在很多同行看来简直是找死,因为核实房源信息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他带着团队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跑,建立楼盘字典,把每套房子的信息都录入系统。 这个笨办法让链家在初期发展很慢,门店扩张速度远不如竞争对手,可慢慢地,客户开始信任这个品牌,2008年发生了一件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一位女孩通过链家买房,支付了800万房款后,卖家突然自杀,钱再也追不回来,女孩来到他的办公室投诉,那种心如死灰的表情他一直忘不掉,这件事让他更坚定要改变这个行业的想法。 后来他推出"阳光交易",让买卖双方当面谈价,不让中介赚取隐形差价,再后来做贝壳找房,他已经不缺钱了,可他还是选择了这条"难而正确"的路,想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真正改变行业的底层逻辑。 他也有接地气的一面,有一次他去门店暗访,看到客户的孩子打翻了水杯,店里的人都没注意到,他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年轻员工根本不认识他,心里还嘀咕这人管得真宽,旁边的老员工从那张方脸和短发认出是老板本人,吓得够呛。 他曾经在采访里开玩笑说,儿子将来写作文可能得写"我爸爸是北京最大的中介头子",虽然是自嘲,可也能看出他对中介这个身份的矛盾心理,他想改变行业的污名,可直到去世也没完全实现。 生病之后,左晖变得更在意家庭,他说如果能穿越,不想回到过去,而是想去二十年后,听听已经成年的儿子想对他说什么,可他最终没能等到那一天,他有两个遗憾,一个是没能彻底改变中介行业的生态,另一个是没能陪孩子长大。 左晖去世后一年,贝壳的市值从上市时的422亿美元跌到145亿美元,蒸发了大半,他留下的1491亿总资产,包括贝壳、链家和自如的股份,外界传他设立了家族信托,可具体怎么分配,没人知道。 那些"难而正确"的事业还在继续,链家的门店还在全国开着,贝壳平台也还在运营,只是做事的人不在了。 有人说他是行业变革者,有人说他推高了房价,可这些评价对他本人已经不重要,他首先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只是这个父亲走得太早,连孩子成年都没能看到。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澎湃新闻——左晖身价千亿,为何治不好一个肺癌?肺癌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中美贸易“清零”冲击全球!500亿对5000亿,脱钩还是谈判?这场博弈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