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时事评论员周锡玮: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军队,唯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敢喊出这句口号——

凡之谈世界 2025-09-29 14:05:21

台湾时事评论员周锡玮: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军队,唯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敢喊出这句口号——“为人民服务!”而且是大声地喊,当着全世界的面大声地喊。 周锡玮这句话说得实在,解放军敢大声喊 “为人民服务”,根本在于这句口号从来不是挂在嘴上的空话,是刻在骨头里、落在行动上的规矩,更是这支军队打根儿上就定下的本分。 1944 年陕北的秋天,一名叫张思德的普通战士在烧炭时遇到窑塌,把生的机会推给战友,自己没了性命。 就是为了追悼这个连班长都不是的兵,领导还专门开了追悼会,当着上千人的面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从那天起,“为人民服务” 就成了这支军队的魂,不是谁拍脑袋想出来的口号,是用战士的命换回来的共识。 后来这五个字写进了军队的共同条令,明确成了 “唯一宗旨”,不管时代怎么变,条令修订多少次,这一条从来没变过。 全世界的军队不少,但真能把 “为人民” 当唯一宗旨的,只有解放军。你看西方国家的军队,好多是合同兵役制,当兵就是份工作,挣工资过日子,甚至拿国籍当筹码招人,说白了就是利益交换,谈不上什么为普通老百姓卖命。 有些地方还有雇佣军,谁给钱就给谁打仗,和当地人没一点感情,更别说服务人民了。 可解放军从一开始就不一样,是党领着的人民军队,不是哪个皇帝、哪个集团的私人武装,条令里写得明明白白,要忠于人民,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这性质上的差别,就决定了谁真能把 “为人民服务” 喊出口、做到位。 喊得大声,更因为做得扎实。1998 年长江发大水,洪水快漫过堤坝的时候,是军人扎进齐腰深的水里,手挽手结成墙,泡在泥水里几天几夜不挪窝,喊着 “人在堤在”,用身子挡住洪水护着身后的村子。 2008 年汶川地震,路断了、桥塌了,空降兵从五千米的高空往下跳,那时候根本没有地面引导,谁也不知道跳下去是落到废墟还是悬崖,可为了抢时间救人,没有一个人犹豫。 这些兵不是天生不怕死,是他们心里清楚,自己背后是等着救的老百姓,这就是 “为人民服务” 最实在的样子。 到了新冠疫情的时候,除夕夜别人都在家过年,解放军的医疗队连夜坐军机往武汉赶,最早进驻方舱医院,党员带头冲在最前面。那时候病毒多凶啊,可没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老百姓需要的时候,自己必须上。 去年河南有个少校军官张伟,路过湖边看见有人落水,连着救了四个人,他妈在岸上哭着劝他别救了,他跪下给妈磕了个头,又跳下去救第五个,最后人救上来了,他自己累得差点没缓过来。 还有武警宁夏的战士苗鉴,听见污水井里有人呼救,二话不说跳下去救人,把工人托上来的时候,自己却没了力气,才 24 岁就没了性命,他入党申请书里写着 “想为人民服务一辈子”,这话真没白写。 这些事不是偶尔发生,是天天在演。西藏墨脱的边防兵,每年过年都要爬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巡逻,风口里站不住脚,雪灌进衣领里冻得刺骨,可他们说 “祖国安宁、人民幸福,就是守边的意义”。 去年西藏定日县地震,西部战区的无人机、直升机当天就飞过去勘察,运 - 20 带着指挥所几个小时就到了灾区,争分夺秒救人。 还有北部战区的医疗队,跑到海拔三千七百米的阿里地区巡诊,帮着建高压氧治疗中心,远程给藏族群众看病,这些事没有命令要求必须做,但解放军一直都在做,因为 “为人民服务” 从来不是只在灾难时才想起的口号。 武警内蒙古的部队帮着哈达淖尔村修 “爱民路”、建灌渠,把贫困村变成了好日子村。 张思德生前所在的部队,现在还保留着他的床铺,唱着《为人民服务》的队歌,新兵入伍第一件事就是学他的故事。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攒起来就是解放军的底气 。边防守卫的是人民的家园,救灾救的是人民的性命,帮扶暖的是人民的心,做的每一件事都对着 “为人民服务” 这五个字,自然敢当着全世界的面大声喊。 去年贵州榕江抗洪,有个军人背着老人在水里走,背影被拍下来传到网上,大家都说是 “中国脊梁”。 这脊梁不是一天挺起来的,是从张思德推战友的那一刻,从 98 抗洪战士筑人墙的那一刻,从汶川空降兵纵身一跃的那一刻,从无数军人默默奉献的每一天,一点点撑起来的。解放军的口号从来不是喊给别人听的,是做给人民看的,是刻在每一次行动里的。 所以周锡玮说得对,全世界只有解放军敢这么喊。不是因为胆子大,是因为问心无愧;不是因为要面子,是因为有实打实的行动撑着。 这五个字,是宗旨,是承诺,更是无数军人用生命和汗水兑现的誓言,自然能喊得响亮、喊得理直气壮,让全世界都听得清楚。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