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又抛出一个“方案” “解散所有武装力量,交给解放军”。蔡正元说:“台军拿什么打解放军?几十年老旧的装备根本不够看。” 他认为,与其花数百亿新台币买那些“无用”的军备,不如把钱用在民生上。 他强调,去军事化可以断绝外部势力的“烟火气”,让两岸和平共处。 蔡正元又一次把岛内的“政治正确”撕了个粉碎。他直接点名:台军没用,该解散,把防务交给解放军。 这种话放在岛内,哪怕是在深蓝阵营里,也少有人敢这么直白地说出口。 但偏偏他不仅说了,还连续说了好几次,每次都更进一步,连什么“和平统一”都不谈了,干脆说那是幻想。 这不是一句气话。蔡正元是有底气的。他手里拿着的,不是民调,也不是党内共识,而是一套完整的方案。 他提得很细,从兵员短缺到装备落后,从军费浪费到民生困境,每一项都拿数据说话,看似是技术讨论,实则句句带火药味。 他不是在劝台湾投降,而是在论证一个逻辑:台湾守不住,也不值得守,打不赢,干脆不打。 说到底,他瞄准的不是台军,而是赖清德的执政基础。 2025年这场选战还没打完,赖清德的“赖17条”就已经让岛内弥漫寒意。 他把大陆定为“敌对势力”,清理教材,封杀异声,连花莲灾情都拿来甩锅在野党。 蔡正元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抛出“解散武装”的方案,根本不是“和平主义者”,而是要用最激进的话语,唤醒岛内最沉默的那部分人。 他赌的,是时间。他知道,台军已经不是冷战时期的台军了。一边靠美国淘汰下来的二手武器,一边拉着毫无训练经验的年轻人上战场。 2025年上半年曝光的演习脱靶问题,导弹30%的失败率,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系统崩坏的征兆。 再看那份“韧性防卫计划”,把民众当“炮灰”,这不是保卫台湾,而是制造人道灾难。 蔡正元的方案,听起来像是激进,实则是一次非常冷静的算账。 他算的是钱。他明白,岛内每年数百亿新台币的军费,不但没换来安全感,反而成了美国军火商的提款机。 F-16的升级、海马斯火箭的采购、潜艇的维护,每一笔都是天文数字。 蔡正元的讽刺很直接:“这些钱拿来盖学校、修医院、救灾,总比拿去买废铁强。” 而在这个账本上,最重的一笔,是“美国”。蔡正元看得很清楚,美国不是来保台湾的,是来卖武器的。 2025年,美军悄悄撤出了琉球部分基地,却继续对台军售,这就是美国的“战略清晰”? 日本右翼更是趁火打劫,天天念叨“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可真要出事,日本会不会出兵,没人敢打包票。 蔡正元一句话点破:“这些都是烟火气,热闹一阵,一枪不放。” 他要做的,不是投降,而是重构权力逻辑。 防务交给解放军,不是卑躬屈膝,而是让那些靠“抗中”吃饭的人彻底断粮。 他点名民进党是“台独核心”,连国民党内部的“亲美派”也不放过,批他们操弄教材、制造对立,连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都敢删,这不是教育,这是洗脑。 他要清算的,是整个“绿色话语体系”,一个通过灌输恐中、妖魔大陆、神化美国维持政权合法性的体系。 蔡正元高举《反国家分裂法》,强调要依法惩处“台独核心分子”。 他要的不只是嘴上认错,而是实质性清算,把教育内容改回来,把“去中国化”的痕迹彻底抹掉。 这一套操作,不是“温水煮青蛙”,而是“断腕求生”。 但他也知道,自己不会被欢迎。他不是洪秀柱那种“温和统一派”,更不是马英九式的“和平主义者”。 他是“红统派”,主张“统一是大陆的责任”,而这一次,他把这份责任具象化成一个方案,甚至不惜自己成为岛内的“异端”。 从“三中案”被抓,到强制佩戴电子脚镣,他不是没付出代价。但他仍然敢说,甚至越来越敢说。 他很清楚,自己的声音不会在岛内主流媒体上出现。 国民党当局沉默,民进党极力打压,学界和中间派则装作没听见。 他的方案,没有被官方采纳,只有网络上一群深蓝网友在力挺。 可就是这些网友,在蔡正元每一次发声后,都能让留言区炸锅。2.3万个点赞,不是数字,是沉默者的呐喊。 而大陆,也在观察。蔡正元的路线,和沈逸的“渐进威慑”形成对比。 一个主张“先谈后打”,一个主张“先打再谈”。两者谁更现实,谁更有效? 北京未表态,但《环球时报》已经开始转载他的言论,《反分裂法》20周年纪念的宣传,也在有意无意中放大他的声音。 但即便如此,蔡正元的方案也不是没有风险。他要解散台军,可台湾现有“宪法”里还写着“固有疆域”,要让解放军进驻,法律怎么处理?社会怎么接受? “维持现状”的支持率依然超过八成,支持统一的不到一成。他的激进,可能引发反弹,也可能被美国利用,制造“占领论”,逼迫岛内民众更激进地反对统一。 他不是没算过这些风险,他只是觉得,风险再大,也比继续幻想安全来得现实。
国民党终于有汉子!国民党里总算还有人敢站出来说话。美方代表歪曲历史,声称开罗宣言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