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文人性”还是要“文人画”? “文人性”是中国山水画的三大艺术特征(文人性、诗性与书写性)之一,指的是思想境界、审美格调,是对自然现实的内心观照,表现的是中国人的自然观,与“文人画”不是同一个概念。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是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更是将“文人画”视为唯一主流,影响后几百年,成为明清画坛主流。 到了近现代,“文人画”的土壤已逐步消失,黄宾虹、吴昌硕成就了最后一代文人画高峰,之后已经少有画家走这个路子了。所以当代画家不能固守所谓的“文人画”,视“文人画”为唯一“正统”。但艺术家还是要坚守“文人性”,没有这个“文人性”,作品就会失去思想、文化、哲学和审美的高度,成为空有形式的虚壳。 当代艺术家要坚持做一个新时代的“文人”,而不是一个只求技术的画匠。 (图片选自《张际才山水画册》2020年版)
要“文人性”还是要“文人画”? “文人性”是中国山水画的三大艺术特征(文人性
张际才水墨
2025-09-29 10:46:1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