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了 9月24号,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突然放话,说我们哈方可以提供地方让俄罗斯和乌克兰谈,场地、安全全包了,但不参与调解。 要明白哈萨克斯坦为啥这时候站出来,得先看看俄乌最近的情况。从2022年冲突爆发到现在,双方谈过好多次,但一直没实质进展,直到2025年5月才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重启直接谈判,这是时隔三年的第一次,之后6月、7月又续了两轮。 这三轮谈判虽说没谈成停火,但在战俘交换上有突破,比如第二轮就说好交换所有重伤重病战俘和25岁以下战俘,还按“6000:6000”换阵亡士兵遗体,第三轮更是敲定了超1200人的大规模换俘,能看出来双方不是完全没对话的可能。 更关键的是双方最近的口风都松了些。9月19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说了,俄方可以妥协,但得满足三个前提,比如尊重俄安全利益、保障乌境内俄族人用俄语的权利这些,虽然提了条件,但至少放话愿意谈了。 乌克兰那边更直接,泽连斯基9月24号正好在美国访问,公开说愿意在除莫斯科以外的任何地方和普京见面,这话塔斯社和国际在线都报了,等于把“愿意谈”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就在这节骨眼上,托卡耶夫站出来提供场地,等于给双方递了个台阶,时机卡得特别准。 再说说哈萨克斯坦这举动的门道,“只给场地不调解”的说法特别有讲究。它跟俄罗斯向来关系不错,但又一直保持中立,之前俄乌冲突这么久,从没掺和过双方的立场之争。 这次只当“东道主”不做“和事佬”,既不得罪俄罗斯,也不会让乌克兰觉得偏帮,毕竟泽连斯基刚说了“任何地点都行”,哈方这波操作等于给了个新选项,还不用承担调解失败的责任。 而且托卡耶夫也提到,现在能当谈判场地的国家不少,土耳其、沙特、瑞士这些都算,但哈方也能凑这个数,这话里既有诚意也留了余地,没逼着双方非得选自己。 不过俄方那边暂时没接这个茬,直接说伊斯坦布尔是最佳谈判地点,毕竟之前三轮谈判都在那儿办的,不管成没成,至少双方都熟悉流程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哈萨克斯坦的提议没用,要知道俄乌谈判最大的难点就是“在哪谈”这种细节容易卡住,2022年那次谈判就因为场地和流程扯了好久。 哈方主动把场地和安全打包解决,等于扫清了一个潜在障碍,就算这次不用,万一之后土耳其那边谈不下去,这不就多了个备选方案嘛。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哈萨克斯坦本身的条件其实挺适合当谈判场地的。它是中亚大国,跟俄乌都没直接利益冲突,国内局势一直比较稳定,安全保障能力也够,之前也承办过不少国际会议,这点从它敢拍胸脯说“安全全包”就能看出来。 而且它既不属于北约阵营,也不是俄罗斯的核心盟友,这种“第三方中立性”恰恰是谈判场地最需要的,比那些跟一方关系过近的国家更有说服力。 从整个国际形势看,美国和欧洲最近对俄乌谈判的态度也在变。8月特朗普还跟普京在阿拉斯加见过面,之后又撮合泽连斯基谈停火,欧洲多国领导人也跟着去美国协调,虽然没成,但能看出来国际社会都在盼着双方坐下来谈。 哈萨克斯坦这时候站出来,其实也是顺了国际社会的大趋势,既展现了自己的地区影响力,又没冒啥风险,毕竟“不参与调解”的底线摆得很清楚,就算最后没促成谈判,也落不着埋怨。 总的来说,托卡耶夫这波操作是把“时机”和“分寸”都拿捏住了。既瞅准了俄乌双方都松口愿谈的窗口,又用“只供场地不调解”的定位守住了中立立场,既给国际社会递了台阶,又没把自己卷进去。 至于最后俄乌会不会真去哈萨克斯坦谈,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这事儿让本就有松动迹象的谈判氛围,又多了点实质性的进展可能,这大概就是托卡耶夫最想达到的效果吧。
大戏开锣!沙特三军将领集体来华,和解放军谈一件大事,以色列这下真紧张了如果说
【15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