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集剧她只出现10分钟,票却卖她名字
古力娜扎在《赴山海》里演萧雪鱼,大结局那天镜头给到她,不到三分钟就咽气,观众数了数,整剧她出场不到一集半。
片头却把她的名字放在第一行,很多人冲着她开会员,结果故事绕着她走,感情线也绕着她走,她像一张漂亮海报贴在门口,客人进门就再没看见。
剧组这么做,图的是娜扎微博粉丝六千多万,比李凯馨多十几倍,招商PPT上写她名字,广告商就肯多投钱。
李凯馨戏份多,却排在第二行,平台怕新人扛不动流量,就把她藏起来,用老面孔拉客,这是生意,不是艺术。
我看剧时替娜扎心疼,也替李凯馨憋屈:一个被当招牌挂墙上,一个被当伙计使力气,两个姑娘都没错,错在有人把观众当冤大头。
下次开机前,把谁演几集写进合同里,海报写多少分钟就给多少分钟,让名字和戏对得上,观众就不用猜谜,演员也不用背锅。
戏可以假,账得真,不然下次谁还愿意买票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