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台的“耐心”,已经正式宣告用尽!岛内作家雁默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陆的统一路线图,已经画好,不再需要看台湾任何政党的脸色。从现在起,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唯一的选择,就是决定自己被统一时的“姿-势”,是舒坦一点,还是痛苦一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关于台海的消息越来越多,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对台的“耐心”,彻底用完了。岛内作家雁默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大陆的统一路线图早就画好了,未来的进程不再看台湾任何政党的脸色。 现在,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能做的只有一个选择——决定自己在统一时的“姿势”,是舒坦一点,还是痛苦一点。 这里要注意一点,大陆这次耐心耗尽,主要针对的是国民党。民进党一直坚持台独,外界对它从来没有幻想,而国民党本来是大陆寄希望成为和平统一桥梁的对象,结果几年下来,这座桥已经塌了。 国民党为了选票逐渐“绿化”,嘴上喊着和平,实际上连九二共识这种最基础的对话钥匙都不敢提,回避国家认同,只关注经济利益。换句话说,一个连国家身份认同都模糊了的政党,已经无法成为可靠的对话方。 随着国民党逐渐失去可信度,大陆对台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调整。过去,大陆寄希望于台湾当局,也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双重期待。 现在,寄希望对象只剩下台湾人民,绕开台北政党的政治斗争。这种变化意味着,大陆统一进程不再等待蓝绿政党的信号,也不再理会他们的表演和选举算计,而是直接推进既定路线图,通过惠民、经济和民心工程,让统一基础稳固。 从具体行动来看,大陆已经把政策落到实处。海峡论坛、青年交流、创业基金、农产品出口、教育项目……这些惠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影响台湾民众生活,拉近两岸认同。 同时,军事演习也常态化,东部战区陆海空火箭军联合演练,环台巡航、演训频繁,确保统一行动背后有足够的威慑力。可以说,和平方案和军事方案同步推进,形成了“有备而不慌”的战略布局。 九二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是关键,但国民党几乎已经放弃主动提及。 1992年的会谈提出“一中各表”,是两岸交流和互信的基础,但现在的国民党担心触碰民意,只谈经济互惠,不碰政治框架。这也让大陆收回了对政党的期待,把更多资源和政策直接放在民众身上。 比如2025年海峡论坛,就有7000多人参与,其中青年占比高,摊位体验大陆产品,实实在在拉近了民心。这种民意基础,比政党表态更可靠,也更能推动统一进程。 在政策层面,大陆的统一路线图已经形成,步骤清晰,包括三通恢复、交流扩大、各领域合作深化。 行动上,不仅有和平合作的渠道,也有军事后盾。和平方案不是空话,而是可操作的备用方案;军事演习不是威胁,而是确保统一进程不受外部干扰和台独顽固分子阻挠。 换句话说,大陆既准备好了和平统一的路径,也准备好了应对强硬反抗的方案,确保任何情况下都能推进既定目标。 统一的逻辑很清楚,民进党继续台独行为,将会遭到大陆的强力遏制,最终只会落得更糟的结果。 国民党失去了桥梁资格,现在的作用仅限于决定统一过程中的姿势。顺应历史大势、主动配合,可以让过程相对顺利,台湾民众少受影响,自己也有个体面收场;顽抗,最终不仅台湾民众受损,自己也难逃苦果。 这就是大陆所谓的“舒坦或痛苦”,归根结底,统一的结果无法改变,只能选择过程。 经济因素也是关键,大陆市场对台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半导体、农产品等产业高度依赖。过去因为民进党政策,台湾果农的水果无法顺利销往大陆,损失惨重,这种例子不在少数。 如果台湾政党继续误判形势,经济损失最终还是民众承受,而顺应统一则可以在经济和社会层面获得更多利益。换句话说,统一不仅是政治和军事问题,也关乎台湾民生和发展。 军事层面,大陆的军事实力不断提升,已经具备足够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环台军事演练、海空联合行动、火箭军常态化部署,都在形成一种压力,让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者不敢轻举妄动。 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威慑与民心并行”的策略,不是单纯依靠武力,也不是简单喊口号,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让统一环境成熟。 从更大角度看,大陆对台政策的转变,是长期观察、耐心等待的结果。 过去几十年,大陆尝试通过政党沟通推进统一,但随着国民党渐绿、民进党顽固,耐心耗尽是自然结果。政策从寄希望于政党转向寄希望于民众,实质上是路径优化,既减少了政治风险,也增加了统一进程可控性。 现在的局面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统一是不可逆的趋势,谁也改变不了;第二,台湾政党已经失去左右大局的资格,只能决定统一过程中的姿势;第三,大陆通过民心工程、经济合作和军事准备,确保统一路线稳步推进,不依赖政党表态。
中国对台的“耐心”,已经正式宣告用尽!岛内作家雁默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陆的统一路线
傲世狂尊凌九霄
2025-09-28 14:39:15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