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军事专家说,若美俄打起来,全球会有50亿人死亡。但如果美国和中国爆发核战

高干评世界 2025-09-28 12:38:05

国外军事专家说,若美俄打起来,全球会有 50 亿人死亡。但如果美国和中国爆发核战情况如何? 中国院士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防得住,而且手段不止一套。 2022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国防科普讲座中掷地有声:“我们是能够防得住的。” 这位扎根核防护工程领域 60 余年的专家,从参与 “两弹一星” 配套防护工程,到主持现代战略防护体系设计,每一个结论都基于实打实的技术突破,绝非空喊口号。 先看 “第一道防线”, 导弹预警系统,这是国家的 “千里眼”。 中国早已建成天地一体的预警网络,天上的导弹预警卫星可实时捕捉全球范围内导弹发射的红外信号,地面则有多个超大型相控阵雷达站组成监测网,探测半径覆盖数千公里。 2024 年公开的某型陆基雷达,曾在他国导弹试验中,于 3 分钟内精准计算出其轨迹参数,为后续防御预留充足反应时间。 这种 “天网” 并非纸上谈兵,此前多次成功跟踪外军洲际导弹试射,预警精度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预警之后,便是 “空中盾牌”—— 反导拦截体系。 中国反导技术从实战中积累经验,上世纪 60 年代,红旗 - 1 导弹夜间击落 U-2 高空侦察机,打破美军 “不可拦截” 神话。 红旗 - 2 导弹更创下击落 5 架 U-2 的纪录,研发团队首创的 “近快战法”,将发射准备时间从 8 分钟压缩至 8 秒,至今仍是反导领域的经典战术。 如今的红旗系列已形成多层拦截网:红旗 - 19 负责中段拦截,可在导弹飞出大气层时将其摧毁,避免碎片坠落国土。 红旗 - 26 兼顾反导与反舰,能应对超低空突防的导弹;红旗 - 9B 构建末端防御圈,形成 “远中近、高中低” 立体防护。 2023 年一次反导试验中,该体系成功拦截模拟洲际导弹的靶弹,验证了实战能力。 就算有漏网之鱼,地下的 “钢铁长城” 仍能兜底,这是钱七虎院士的核心贡献。 上世纪 70 年代,他带领团队用 “有限元法” 突破防护工程计算难题,设计的飞机洞库防护门,可抵御 2000 吨当量核弹冲击波。 80 年代提出 “深地下防护” 理念,将关键工事建在地下百米深处,采用特种钢筋混凝土,能扛住上万吨当量打击。 这些工程并非孤立山洞,而是配备通风、供水、医疗系统的 “地下城市”。早年间 “三线工程” 打下基础。 如今各大城市地下人防设施经加固后,可容纳数百万群众避难,部分区域能实现食品、物资长期自给。 更关键的是,中国拥有 “打得回” 的核反击能力,这是威慑的根本。 陆基有东风 - 31AG 洲际导弹,采用车载机动发射,可在普通公路快速转移,发射车伪装后与民用车辆无异,敌人难以定位。 东风 - 41 可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覆盖全球,精度达百米级。 海基有 094 型战略核潜艇,水下排水量 9000 吨,潜深 300 米,噪音水平大幅降低。 可在远洋隐蔽部署,搭载的巨浪 - 2 潜射导弹,射程 8000 公里,12 枚导弹可携带 36 颗核弹头,就算陆基发射点受损,水下力量仍能发起反击。 空基有轰 - 6K 战略轰炸机,可挂载巡航导弹长途奔袭,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让任何对手不敢轻易挑衅。 钱七虎院士说 “防的手段不止一套”,正因中国核防御是 “预警 - 拦截 - 防护 - 反击” 环环相扣的体系。 预警提前发现威胁,拦截半路摧毁目标,防护减少地面损失,反击形成有效威慑,每一环都有技术支撑,每一步都经实战化验证。 更重要的是,中国始终坚持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原则,发展核防御力量,只为守护 14 亿人安全。 这份底气,是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也是给全国人民最实在的定心丸。 信源:若核战爆发,将会杀死50亿人!中国院士:我们能防住,手段有很多——搜狐新闻

0 阅读:311

猜你喜欢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