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查了一下王晓举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佩服,2015年就开始创业,短短的7年就身家过千万,现在找到亲妈,和养母,都尽力照顾! 说实话,2015年王晓举第一次创业倒闭时,他躲在出租屋啃泡面,连给家里打电话都不敢——怕妈妈听出他声音发颤,更怕听见“早知道别折腾了”的话。那时候他郁闷到想把泡面盒砸了,谁能想到,后来拉着老表干瓷砖,这人居然能开起三家大店?今天就跟大伙唠唠,他这堆“糟心事”里藏的运气。 王晓举第一次折腾是开日用品店,他以为乡镇集市人多稳赚,结果隔壁三家超市把价格压得死死的,他的货根本卖不动。三个月下来,营收连房租零头都不够,郁闷得想把货架拆了。本来他想跟爸妈说“算了不折腾了”,可回家却看见妈妈偷偷把存折里的8000块取出来,塞到他手里说“再试一次,妈信你”,换谁碰到这情况,能不接着拼? 第二次他搞农产品运输,刚干俩月就赶上汛期,运输车载着玉米在乡村公路困了两天,粮食全潮坏了,一下亏了两万。他蹲在路边琢磨“这辈子是不是就这命了”,结果爸爸没骂他,反而帮他找了个跑运输的老司机,说“下次选高路基的路,我跟你一起去”。第三次开家电维修,村民宁愿找老师傅也不找他,一个月就三单生意,无聊到想睡觉,姐姐居然帮他找了镇上的维修师傅,让他跟着学技术——现在回头看,要是没家里人撑着,王晓举早就在失败里躺平了。 2017年,王晓举瞅着农村好多人翻新房子,觉得瓷砖生意有戏,就拉了俩老表凑钱,一共五万块。他们在乡镇边缘租了间80平的仓库,地面没硬化,怕瓷砖受潮,三人铺了两层塑料膜再垫木板,跟搭积木似的。又买了辆二手面包车,跑了十万公里,车身全是划痕,开起来“突突突”的,跟拖拉机没两样。 每天早上六点,三人就起床搬瓷砖装车,每箱25公斤,搬完浑身是汗,接着开着车跑周边五个乡镇,见人就递瓷砖样品。老实讲,那时候王晓举才二十多岁,晒得黢黑,看着跟四十岁似的,老表还调侃他“你这是提前进入中年油腻期啊”,他也只能苦笑——谁让没背景,只能靠力气拼呢? 最难忘的是送1块瓷砖那次,王晓举都晕了:有个朋友装修差1块600mm的防滑砖,傍晚六点打电话来,说第二天就要贴。那时候他刚算完当天的账,累得想直接躺仓库里,但想着人家等着开工,总不能耽误事。他赶紧找了块砖,用泡沫纸裹好,塞到面包车副驾驶座,开着车就往朋友家赶。65公里路,一半是没路灯的乡村公路,远光灯照得眼睛疼,路上还差点撞到路边的树。 到朋友家时都七点四十了,朋友要给额外的运输费,他没要,就说“下次有需求再找我”。本来以为这就是件小事,结果过了半年,朋友居然介绍了个装修队的老板来,一下订了500片砖,这单生意直接让他们的资金周转开了!你说这是不是别人常说的“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那时候王晓举才明白,做生意不光看利润,有时候一块砖的情分,比啥都值钱。 王晓举的养父母在农村,住的房子是2000年盖的两层砖混房,外墙没装修,墙面有好几道裂缝,下雨还漏水,家里的家具多是结婚时买的,用了二十多年,不少抽屉、柜门都拉不动。老两口靠种水稻和蔬菜过日子,一年种两季水稻,五亩地也就赚七千多,蔬菜大多自己吃,少量拿到集市卖,每月能添五百块,家庭年净利润也就两万块。 有次王晓举在门口,听见邻居跟他爸说“你家晓举没正经工作,以后你们养老都成问题”,他妈在屋里没出声,但他进去时,看见他妈在偷偷擦眼泪。那时候王晓举彻底崩溃了,拳头攥得紧紧的,心里发誓:一定要让爸妈过上好日子,再也不让人戳脊梁骨! 后来他的瓷砖生意慢慢好起来,先把养父母的房子翻新了,换了新家具,装了空调,老两口逢人就说“我儿子给力”,看着爸妈笑,王晓举觉得之前吃的苦都值了。再后来,他通过寻亲平台找到亲生妈妈,说实话,他本来想就简单见个面,结果看到亲妈住的土坯房,冬天靠烧煤取暖,洗澡还要用柴火加热水,心里不是滋味。 他偷偷给亲妈装了1.5匹的冷暖空调和60升的储水式热水器,又买了浅色系的布艺沙发、衣柜和餐桌椅,让家电店的人帮忙安装好。认亲那天,亲妈抱着他哭,说“对不起你”,他递过纸巾说“过去的事别想了,以后我养你”。有人说他对亲妈太好了,是不是忘了养父母?这话说的不是吧?王晓举现在每个月都给养父母打生活费,逢年过节必回去,别人常说“做人不能忘本”,他能做的,就是两边都照顾到。 还有人问“他对两个妈是不是一碗水端平?”说实话,他养母现在住的房子是去年翻新的,每个月还请了护工;亲妈那边,他给交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还帮着办了养老保险,他能做的就是尽力,至于别人怎么说,他管不了那么多。王晓举 总之,创业不容易,他的成功可能就是偶然,大家也学习不了,但是他对他的母亲的爱确实值得我们尊重!
刚刚查了一下王晓举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佩服,2015年就开始创业,短短的7年就身
宇宙第一探索空间站
2025-09-28 11:35:47
0
阅读:4